多频微带天线研究
【摘要】:
近年来,由于无线通信系统向着大容量﹑多功能﹑智能化的趋势飞速发展,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在向着小型化﹑多频化和宽带化的趋势发展。微带天线因为具有很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带宽偏窄是它的缺点。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研究如何克服它的缺点,得到多频宽带的微带天线是有必要的。
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多频宽带微带天线。提出了三种多频宽带微带天线的实现形式,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的方式对它们进行了研究。第一种天线是利用微带天线单片多模特性设计的三频宽带天线。它采用容性探针馈电。目前用容性探针馈电的微带天线,都是厚度较大的单频宽带天线,辐射贴片一般为矩形。本文减小了微带天线厚度,并通过在矩形辐射贴片上开十字槽,得到了一个三频宽带微带天线。该天线在2.34-2.60GHz,3.79-3.88GHz和4.93-6.16GHz三个频段间的S11≤-10dB。
第二种天线是一个双频宽带微带天线。它的结构和第一种天线相似,仅对辐射贴片作了适当的改进,抑制了三频天线中不需要的那个谐振模式,得到了一个双频宽带微带天线。该天线在2.38-2.52GHz和5.02-6.07GHz间S11≤-10dB,成功的覆盖了无线局域网要求的2.45 GHz (2400– 2484 MHz)、5.2 GHz (5150–5350 MHz)和5.8 GHz (5725–5825 MHz)频段。
第三种天线是利用多片技术设计的平面双贴片双频宽带微带天线。但是该天线的结构与一般的共面多频谐振器结构天线不同,它的馈电方式比较特别。这种结构天线的优点是几乎可以将两个子天线单独设计,双频比极易调节,且带宽比较宽,在两个频段上有着极相似的阻抗特性和辐射特性。
通过论文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用微带天线制作多频宽带天线还是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的。
|
|
|
|
1 |
高向军,王聪敏;两种双频微带天线的分析与设计[J];雷达与对抗;2003年01期 |
2 |
李瑞;郭晓栋;吴多龙;李庚禄;鲍志雄;;一种层叠结构双频圆极化GPS天线的设计[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3 |
汪雪刚;李瑞;吴多龙;李庚禄;;GPS双频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4 |
雷冀;闫鲁滨;;一种双频GPS天线设计[J];雷达与对抗;2006年02期 |
5 |
陈曦;梁昌洪;刘松华;梁乐;;级联电磁带隙结构对双频微带天线互耦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10期 |
6 |
赵思思;敖伟;张洪顺;;基于CPSO的E型双频微带天线分析与设计[J];通信技术;2011年03期 |
7 |
邵建兴;;基于光子晶体的小型微带天线的分析与设计[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年01期 |
8 |
郭晓栋;吴多龙;李瑞;李庚禄;鲍志雄;;一种GNSS双频圆极化天线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1期 |
9 |
邢军,宋铮,沈爱国;FDTD在双频微带天线计算中的应用[J];舰船电子对抗;2003年05期 |
10 |
冯彬,廖安谋,苏东林;一种双频微带天线方案的分析与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年01期 |
11 |
戚冬生,黎滨洪,刘海涛,张亚斌;缝隙加载H形双频天线[J];电波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
12 |
王鹏宇;朱泽锋;孙振宇;;一种单层宽频带微带天线的设计[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1年03期 |
13 |
王江曼;陈德智;;微带环形平面双频超宽带天线设计[J];信息技术;2011年08期 |
14 |
袁海军;马云辉;卢晶琦;;微带双频蓝牙天线二种结构及性能比较[J];无线通信技术;2011年01期 |
15 |
黄斌;王建武;杨建文;汤勇刚;;用于移动卫星系统的宽波束双频微带天线[J];现代雷达;2008年12期 |
16 |
赵春喜;;应用于WLAN的双频微带天线[J];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
17 |
沈丽英,卿显明,卢剑,张其劭;小型化高温超导微带天线研究[J];电子学报;1996年06期 |
18 |
车仁信,张坤武;微带天线作为车载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理论探讨[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19 |
赵云,帅农村,苗放;一种微蜂窝室内吸顶式基站天线的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
20 |
张军,朱旗;利用混合模型法计算微带天线间互耦[J];微波学报;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