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次倍频链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微波倍频器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体积小、结构简单、功耗小,可广泛用于主振荡频率高的通信机和高频设备、宽频带的干扰和反干扰收发设备、调相或调频发射机等,同时也是频率综合技术中也得到广泛运用。
本课题为80次倍频链的研究与设计。在文中,对基本倍频器电路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包括二极管倍频、双极晶体管倍频和场效应管倍频;对各种典型倍频器电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对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的倍频技术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80次倍频链电路的整体设计过程,包括方案的选择,重要指标的计算,各级倍频器的设计仿真,各级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级联电路的设计及整体系统的详细框图。。
绪论部分介绍了倍频器的定义及主要分类,对倍频器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然后介绍了课题来源及技术要求。本课题主要来源于工程需要,为某频率综合器组件提供高相位噪声的本振信号,而其它电路形式(如锁相环)并不一定能够满足高的相位噪声要求。
第二章研究了二极管倍频器、三极管倍频器和场效应管倍频器的理论,对这些非线性器件的倍频原理进行了一些推导和计算,并介绍了各种典型的倍频器电路。本课题中将用到二极管倍频器、双极晶体管倍频器和场效应管倍频器,在本章主要针对这些倍频器做一些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第三章为80次倍频链的具体设计部分。在倍频链中每级倍频器倍频次数的选择是很关键的,它直接决定了设计的可行性和设计难度。重要指标在本章作了详细的计算;各级倍频器的电路形式、仿真结果做了详细的介绍;相关的滤波器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倍频器级间电路进行了讨论。
第四章是80次倍频链电路的调试和测试。详细介绍了倍频器、滤波器及整体调试的方法,对调试中碰到的很多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80次倍频链电路的测试结果,包括相位噪声测试曲线图、杂散信号频谱图及模块外形图,针对测试曲线,作了一些分析。
根据仿真曲线图和测试结果,验证了本课题80次倍频链电路的成功设计,同时也证明了倍频器的各项优点及广泛运用,为倍频器在以后工程中的运用有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
|
|
1 |
王亚鸣;;C波段双栅砷化镓场效应管三倍频器的研制[J];电讯技术;1988年02期 |
2 |
李永和;;《固态倍频》[J];电信科学;1987年01期 |
3 |
黄精诚;;变容二极管倍频器[J];电子技术;1990年09期 |
4 |
杨守军,王志功,朱恩,冯军,熊明珍,夏春晓;23GHz0.2μm PHEMT倍频器[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5年02期 |
5 |
;R&S推出业界首款内置衰减器的新型倍频器SMZ[J];电信网技术;2010年11期 |
6 |
张路;高玉良;翁呈祥;;基于ADS仿真的X波段二倍频器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5期 |
7 |
刘庆伍;;低噪声锁相振荡倍频器[J];电讯技术;1976年03期 |
8 |
郑连溪;;从10到30GHZ的混合集成电路倍频器[J];无线电工程;1980年04期 |
9 |
袁其禄;MESFET倍频器的最佳设计[J];电讯技术;1994年04期 |
10 |
李成盛,胡林俊;一种效率高、易调试的倍频器[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6年Z1期 |
11 |
;R&S推出内置衰减器的新型倍频器SMZ[J];电子测试;2010年11期 |
12 |
周银海;;利用一只功率晶体管同时进行功率放大和倍频的技术[J];移动通信;1985年02期 |
13 |
刘坚,张广宇,陈大龙;超宽带微波倍频器[J];无线电工程;2003年03期 |
14 |
杨晓辉,曹卫平,李海玲,姜兴;S波段三次倍频器的CAD设计[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5 |
张永鸿;唐小宏;樊勇;吴正德;;微波PIN二极管倍频器研究[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7年04期 |
16 |
汪诚武;C波段小功率同轴高次倍频器的研制[J];电讯技术;1980年02期 |
17 |
H.D.Griffiths;李荣成;;倍频级相位误差的测量方法[J];国外计量;1990年01期 |
18 |
巩志仁;微波窄带高次倍频器[J];舰船电子对抗;1994年03期 |
19 |
刘庆伍;;射频放大器和倍频器中的相位闪烁噪声:表征,起因和解决办法[J];电讯技术;1976年03期 |
20 |
郑苏民;数字式倍频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