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IPTV系统的分析研究

梁嬿良  
【摘要】: IPTV已陆续被世界各大电信运营商大规模采用和部署。在国内,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IPTV市场也日趋发展成熟,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展开了基于宽带和ADSL接入网络的IPTV商用运营试点。 目前,电信运营商正在积极参与和推动IPTV的标准化进程,广电运营商也在逐渐向IPTV敞开大门,中国的IPTV市场前景一片光明。虽然,目前的IPTV试点规模有限,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开展IPTV业务,必将面临着大规模系统的设计和部署的挑战。 IPTV系统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性系统。IPTV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组播技术、流媒体技术、内容存储分发技术和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以及海量信息检索和电子节目单生成管理等一系列目前处于不断发展和更新中的技术。IPTV业务的网络系统结构对IP承载网端到端QoS、接入宽带、终端等一系列技术提出要求。 本文主要围绕IPTV系统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建设可靠、高效的IPTV系统,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研究内容存储分发策略以及流媒体服务器的部署策略;研究并推出IPTV系统应用模式,即面向行业用户的数字视频酒店系统,最大限度利用IPTV系统平台资源。 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章节,在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背景,说明了课题的来源、意义以及内容;第二章介绍了IPTV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体系结构和关键部分;第三章介绍了IPTV系统业务实现以及接口;第四章详细介绍CETC IPTV系统;第五章提出CETC IPTV系统的部署方案;第六章根据IPTV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对开展数字视频酒店业务的推广模式进行分析和部署方案设计;第七章是测试结果;最后进行总结,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心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Vincent Dureau;数字交互式电视网络架构[J];现代电视技术;2001年12期
2 ;聚焦:全业务运营[J];通讯世界;2008年07期
3 张宪军;;浏览器√ 中间件×——机顶盒终端软件技术走向分析[J];中国数字电视;2009年Z1期
4 陈君华;周元欣;;基于P2P技术的网络电视直播系统的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年10期
5 钱明;李明;成功;;基于CDN和IPQAM构建分布式VOD平台[J];中国数字电视;2008年05期
6 ;针对免费接收和运营商两种机顶盒应用的卫星硅调谐器TDA20142[J];电子设计工程;2010年10期
7 尔东;;IP机顶盒产业现况与发展[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1年10期
8 高巍;数字电视业务运营管理初探[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年01期
9 刘思伟;CA有条件接收系统综述[J];有线电视技术;2004年14期
10 郭孝洪;;互动业务平台4部曲[J];中国数字电视;2008年Z1期
11 张济民;发展前景极好的PVR[J];现代电视技术;2002年05期
12 周立福;;运营者说 机卡分离的几点思辨[J];中国数字电视;2006年08期
13 刘峰;;关于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运营模式的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4 白为民;“机卡分离”是发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重要举措[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11期
15 Michael VanBreda;Neil Quarmby;;为IPTV技术解决DSL机顶盒的设计与部署难题[J];电子产品世界;2006年09期
16 项晨;;被关掉的机顶盒——IPTV终端运营的现实隐痛[J];电视研究;2006年04期
17 于华利;;再谈“遥控”那点事儿[J];中国数字电视;2009年05期
18 张霞;潘崇来;;高清 互动 数字新媒体——大华闪亮CCBN’2006[J];有线电视技术;2006年04期
19 屈彤;;基于中间件的互通推动IPTV机顶盒市场快速开放[J];电信网技术;2007年11期
20 期彤;程宇;;第15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撷英[J];电子设计应用;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数字机顶盒市场发展综述[A];卫星直播与接收系统(机顶盒)应用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2 朱筱兰;杨海燕;赵乾华;刘映辉;席晓乾;;宽带内容分发网的研究和业务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刘璋詟;舒华英;董舒翼;;三网融合后运营商应对国际话音业务竞争的策略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 Vol.1[C];2011年
4 龚建宁;;浅谈在全业务模式下运营商的发展策略[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徐雷;辛喆;马少武;唐雄燕;;云计算与电信运营商服务平台建设[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陈杰姝;;通信运营商互联网络安全[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史正军;;一个成功的无线城市范本——广州模式[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魏群;赵鹏;符刚;李继兵;;RCS发展思路探索[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9 杨晓范;赵鹏;;IP与移动通信的融合以及运营商的机遇和挑战[A];2004’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何丰;;3G频率规划分析及思考[A];2004’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鑫;P2P流媒体内容分发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吕智慧;基于服务网格架构的内容分发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王国中;基于AVS的数字电视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姜秀艳;电信大规模IPTV系统的差错控制与分发策略评估[D];复旦大学;2012年
5 邓小龙;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新一代电信CRM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刘勇;大规模对等资源共享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亚杰;P2P流媒体内容分发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余俊生;网络虚拟财产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魏贤华;氧化物铁电薄膜生长与界面控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詹尊明;中国移动通信服务业的价格规制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嬿良;IPTV系统的分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巍;基于IPR的广电交互数字电视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杨峰;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丁弋;数字机顶盒软件串口升级及防非监控系统的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黎;CHWL公司俄罗斯市场的营销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显西;DVB-C数字电视机顶盒信道解码器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易启鹏;PVR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章静;数字电视中OSD图文及EPG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郭亮;条件接收系统研究及其在DVB-C机顶盒上的实现[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张燕;IPTV中电子节目指南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琦;同洲电子:IPTV后备黑马[N];通信产业报;2005年
2 中研博峰咨询 王大超;利用全业务运营契机运营商创新发展“三新”战略[N];通信信息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黄智军;全业务运营引发“光进铜退”[N];计算机世界;2008年
4 李博;业务运营和创新能力仍是软肋[N];通信产业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苏娟;融合计费:全业务运营第一关[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6 姚春鸽;全业务时代更需要创新[N];人民邮电;2008年
7 ;机顶盒软件前景广阔[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博;融合计费:全业务运营的“清道夫”[N];通信产业报;2009年
9 上海贝尔;全业务运营下接入网络的发展[N];人民邮电;2009年
10 ;埃森哲:全业务运营咨询服务[N];通信产业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