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多点无线扩频通信系统数字化接收技术的研究与FPGA实现

蒋晓燕  
【摘要】: 扩频通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抗侦查和抗衰落能力,可以实现码分多址,目前广泛应用于通信抗干扰、卫星通信、导航、保密通信、测距和定位等各个方面。另外,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接收机和软件无线电也已经是现代通信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正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某工程项目的通信分系统中建立CDMA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 本文作者承担了多点无线扩频通信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仿真系统。提出了适合于本系统的实现算法,同时还建立了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系统的全FPGA设计和实现,包括各个模块的测试和整个系统的联合测试。 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1.简述了扩频通信及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及现状。 2.对直扩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系统中采用的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相关关键技术包括扩频码的研究和选取,扩频码同步的研究,包括捕获算法和跟踪算法的研究,以及自适应门限的研究。 3.详细讨论了该多点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适合于本系统的算法。首先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接着分为物理层和链路层详细阐述了各个模块的设计与仿真,包括matlab仿真和modelsim仿真,文中给出了大量的仿真结果图。仿真结果证明算法的正确性,仿真性能也能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 4.介绍了该多点无线通信系统的硬件平台与系统调试。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平台和硬件框图,介绍了系统的相关器件及其配置,接着介绍了FPGA的开发流程、开发工具、设计原则及遇到的相关问题,最后介绍了系统的设计验证与性能分析,给出了系统的调试方案和调试结果。 本文所讨论的多点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在某工程项目的通信分系统中实现。目前工作正常,性能良好,具有通用性、可移植性,有重要的理论及实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时宏伟;;二进制相移键控的异或门实现[J];电讯技术;1989年03期
2 颜彪;;一种基于ECL超高速或/或非门的BPSK调制器[J];通信技术;1992年04期
3 刘华玲,张保会,刘海涛;扩频通信、OFDM调制技术及其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分析[J];继电器;2001年11期
4 李太杰,胡光锐;径向基函数网络在扩频通信干扰抑制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5 车仁信;直接序列扩频通信中扩频码捕获系统的研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陈铁军;张永胜;;无线网卡的设计与应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孙鹏;;变步长的自正交LMS算法在抑制扩频通信干扰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6期
8 张海艳;杨顺;;扩频通信在低压电力载波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性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孙鹏;叶萌华;张辉;;数字相关器的FPGA实现[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王俊花;崔永;;一种数字匹配滤波器的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9年04期
11 吕金龙;陈树新;;无人机衰落信道扩频通信性能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0年03期
12 田孝华;现代军事通信与通信新技术[J];微波与卫星通信;1996年03期
13 陈一力;无线扩频通信技术[J];内蒙古电力技术;1997年01期
14 邱永红,甘仲民;卫星扩频通信多个干扰源自适应对消性能分析及仿真[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15 龚向阳,胡光锐;直接序列扩频通信中基于干扰循环平稳模型的抗单音干扰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16 安澄全;周廷显;;二相混沌扩频序列的产生及其性能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17 沈健;钟子发;;基于LMF干扰的扩频通信最佳接收机设计[J];通信对抗;2005年04期
18 温莉娟;谭长涛;邱建斌;;电力载波通信线路的设计[J];江苏电器;2008年02期
19 潘军;李玉柏;王雷;;并行数字相关器的FPGA实现[J];通信技术;2010年07期
20 荣岳栋;徐东明;周晓刚;;基于扩频通信的低压电力线载波芯片的设计[J];中国集成电路;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志杰;张宏滔;;矢量时反扩频通信实时处理系统试验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熊省军;张国松;周士弘;;m序列扩频通信中同步方法的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0年
3 邱永红;甘仲民;潘亚汉;;卫星扩频通信多个干扰源自适应对消性能分析及仿真[A];'9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4 刘焕淋;何方白;陈勇;;扩频通信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柱山;蒋国峰;王力;;MATLAB在《扩频通信》教学中的应用[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蒋磊;苟彦新;;虚拟匹配滤波器技术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A];中国体视学学会图像分析专业、中国体视学学会仿真与虚拟现实专业、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第一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薛乐;叶伟;;扩频信号检测方法[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8 李刚;申萍;高春明;;基于FPGA的扩频收发信机设计[A];推进铁路新跨越加快经济大发展——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9 廖万友;杨晓波;;BPSK调制扩频码1bit量化非相关快速捕捉方法及实现[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樊友文;;扩展频谱通信多址干扰分析[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锋;水声扩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李琳;扩频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蒋毅凯;“CX-1”低轨小卫星地面手持终端扩频软件解调器的体系结构及关键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5年
4 朱彤;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水声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李琦;阵列偶相关理论及其在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6 吴国强;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李春福;关于混沌信号的产生、处理及其在通信系统中应用的若干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卢树军;中频数字化扩频接收机自适应抗干扰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郭扬;短波信道建模及扩频-OFDM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黄晓萍;基于混沌扩频的水声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基于电力线载波和GSM网络相结合的自动抄表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周鹏;宽带混沌信号在通信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孟静;MBOK扩频调制技术及基于FPGA的实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尹艳群;扩频通信系统变换域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贺晓光;无线电导航系统岸基发射台软件设计及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刘芳;基于FPGA的扩频通信基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7 李林;基于分数阶变换的干扰抑制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孙世国;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多用户检测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9 孙建军;医学信号的电力线载波传输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10 吕仲瑜;低压电力载波集中抄表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乘风 张小满 ;干扰“克星”:扩频通信[N];解放军报;2003年
2 ;扩展频谱通信带来的特性[N];人民邮电;2003年
3 伍圣安;无线网桥技术在WLAN中的应用[N];通信产业报;2002年
4 何其锐;从3G迈向IMS融合网络[N];人民邮电;2005年
5 董春庆 刘志威;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其应用[N];网络世界;2001年
6 ;CDMA:保守你的秘密[N];新疆日报(汉);2002年
7 ;朗讯领先的HSDPA技术及其成功应用[N];人民邮电;2006年
8 张玉春;怎样组建室外无线局域网[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WCDMA面面观[N];通信产业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为民;买进“蓝牙”手机[N];通信产业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