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参量法的谐波频率估计研究
【摘要】:
谐波频率估计问题作为信息科学在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雷达、声纳、宇航、移动通信、语音识别、生物医学、振动工程、遥感技术、地质勘测以及波谱学等众多的研究中,其重要性随着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与日俱增。全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对它相当重视,该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水平。
谐波频率估计方法很多,有基于线性模型的参量法,也有基于非具体模型求解的非参量法,还有熵谱估计等。它们各自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自己优越的一面。如参量法,它在信噪比较高的情况下对短数据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较高的估计精度;非参量法中傅立叶变换具有较广的适应性,较快的估计速度;基于空间分解的现代频率估计技术对低信噪比信号也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本论文基于信号的谐波模型,重点研究了非参量法中FFT法在提高谐波频率估计精度中的应用问题及基于信号空间分解的谐波频率估计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1)通过深入研究傅立叶变换的影响因素,探讨了频谱泄漏的数据误差解释、序列的非均匀性度量及一系列提高谐波频率估计精度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如基于同步思想的谐波频率估计,FFT的非均匀采样实现,基于FFT旋转不变性的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等;
(2)研究了FFT的细化技术,对CZT及Zoom-FFT方法作了详细的对比,并就存在的缺点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3)介绍了基于信号空间分解的现代高精度谐波频率估计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快速实现的改进方法:如基于FFT有限域搜索的MUSIC法快速频率估计技术,大大提高了MUSIC算法的估计速度;分析了ESPRIT算法的性能,提出了MTLS-ESPRIT方法,基于数据矩阵提出了D-ESPRIT快速实现方法;
(4)探讨了MUSIC算法在噪声环境基于多重自相关、噪声调制、FFT旋转不变性、或互四阶累积量的微弱信号的检测问题。
总之,谐波频率估计技术是一项具有重大应用意义的科学,本文在谐波频率的非参量估计方法及快速实现方面做了归纳、总结、补充和完善。
|
|
|
|
1 |
万灵达;杨晓光;;一种基于FFT的高精度频率估计算法[J];电子科技;2010年10期 |
2 |
王旭东;刘渝;邓振淼;;基于修正Rife算法的正弦波频率估计及FPGA实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4期 |
3 |
蒋毅;刘章文;刘玮;古天祥;;基于FFT旋转不变性的正弦信号频率估计新方法[J];计量技术;2006年09期 |
4 |
蒋毅;古天祥;;基于有限域搜索的MUSIC法快速频率估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11期 |
5 |
张松;;基于FFT的正弦信号频率估算新方法[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
6 |
齐国清,贾欣乐;插值FFT估计正弦信号频率的精度分析[J];电子学报;2004年04期 |
7 |
刘学军;刘畅;王景芝;邢吉生;;一种FFT法和MUSIC法结合的间谐波频率估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05期 |
8 |
王志超;王景芝;;基于FFT法和MUSIC法的间谐波频率估计[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9 |
田伟;王景芝;赵玉明;;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多重信号分类法的间谐波频率估计[J];电测与仪表;2009年02期 |
10 |
于飞;吴文全;;基于FFT频率测量误差分析[J];电子测量技术;2004年06期 |
11 |
李一波,吴志红,孙卫国;基于C/S模式的中药材色谱分析管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08期 |
12 |
李湘鲁;;一种通用MPSK载波同步方法及其FPGA实现[J];无线电工程;2010年04期 |
13 |
谢桂海,黄成,丁小宇,原亮;任意信号FFT频谱显示误差及消除方法[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4 |
王江,杨敏,陈亚骏;一种基于DSP的工频电测量发生卡的研制[J];电子技术;1999年06期 |
15 |
鲁昌华,徐胜海,刘春,陈忠武;基于TMS320C5402 DSK的FFT实现[J];电测与仪表;2000年12期 |
16 |
陆杰;DSO-FFT协处理分析仪的设计与实现[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0年02期 |
17 |
王英哲,杨益新,马远良;基于TMC2310的水声信号处理模块设计[J];电子技术;2001年09期 |
18 |
聂绍龙,黄旭初,王宣银;微弱信号检测的原理及其实现[J];电测与仪表;2002年12期 |
19 |
曾伟,唐本亭;两种CDMA通信系统的比较[J];信息技术;2002年11期 |
20 |
沈小虎;软件无线电GPS接收机信号快速捕获算法研究及采样方案[J];无线电工程;2002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