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信息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跟踪和预报
【摘要】: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主要监测工具之一,利用其数据有效地识别强对流天气系统,并随时发布警报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随着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普遍安装与运转,利用多普勒雷达开展强对流天气的自动识别、跟踪与预报的研究,提高预报天气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学特征,对流单体的一般特征及其发展的环境条件,强对流风暴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从而概述了风暴识别算法的天气学依据;介绍运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探测风暴的识别与跟踪算法,通过三维风暴核识别,回波特征质心跟踪法,运用线性外推法预报。进行风暴识别过程中,对于一维风暴段搜索、二维风暴分量合成及三维风暴体组成的阀值值确定,根据天气学模型,参考文献和大量的天气实事,给出一定的范围,即可以使用默认值,也可根据需要选择。为了提高预报的精度,本文尝试利用多普勒径向速度资料修订预报,采用VAP(Velocity Azimuth Processing)方法反演多普勒雷达水平风矢量原理,通过该原理计算各风暴体底层平均风矢量,利用得到的平均风矢量对预报结果进行修正。在进行风暴识别和水平风场反演之前,对雷达体扫描数据作了中值滤波预处理,平滑数据,滤除一些杂乱的数据点。利用2006年7月13日绵阳一次强对流天气的雷达资料,对算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风暴单体有较好的识别效果,预报的结果令人满意,起到了较好的预警作用,但利用VAP方法对预报修正结果不理想。
最后,对风暴识别算法及模块的优缺点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
|
|
1 |
王千骐,陈晓辉;一种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信号处理器的研制[J];雷达与对抗;2005年01期 |
2 |
陈双喜,吴长春,盛勇;合肥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的运行环境研究[J];安徽建筑;1999年05期 |
3 |
赵恒轩;;《天气雷达及其信号处理》的教学与课程建设[J];气象教育与科技;1999年03期 |
4 |
黄晓梅,陈理森,胡胜;单多普勒天气雷达在热带气旋造成的暴雨分布预报中的应用[J];广东气象;2004年01期 |
5 |
王千骐,黄涛,徐谨,高仲辉;一种基于网络传输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信号处理器的设计[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
6 |
吴翘;运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强大测风能力提高台风的直接探测精度[J];广东气象;1997年S3期 |
7 |
莫子仁;714SD多普勒天气雷达故障检修二例[J];广西气象;2000年03期 |
8 |
端木礼寅,杨瑜峰,王涓力;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气象中的应用[J];甘肃气象;2002年01期 |
9 |
陆静;陆洪涛;孟博;郭克成;;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欺骗干扰方法分析[J];现代雷达;2010年02期 |
10 |
李红军;李进忠;;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沙尘天气监测中的应用[J];新疆气象;2006年06期 |
11 |
叶小岭;吉微;李玮;白洁;;多普勒雷达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2期 |
12 |
邢立;;两种多普勒天气雷达发射机脉冲调制器分析[J];空中交通管理;2007年06期 |
13 |
匡昌武;李昭春;符木梁;王瀚;余申伟;;基于SMS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故障报警系统设计[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年04期 |
14 |
唐学军;唐志勇;;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光端机电源故障分析维修[J];科技风;2009年17期 |
15 |
潘新民,吴富山;多普勒天气雷达远程数据传输同步处理系统[J];气象;1999年03期 |
16 |
张伯禹;孔文甲;邸强;;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数据流程设计[J];内蒙古气象;2006年03期 |
17 |
钟波;张玉成;;牡丹江新一代天气雷达典型故障分析[J];黑龙江气象;2009年03期 |
18 |
李毅聪;曾杨;李丹;;X波段车载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介绍及常见问题解决办法[J];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
19 |
何建新;王旭;刘艳;;自适应高斯频域滤波器在天气雷达中的应用[J];气象;2010年06期 |
20 |
刘慧娟;胡雯;黄兴友;;大别山地区7月份对流云合并特征的统计分析[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