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与数字水印理论及应用研究
【摘要】:
本文深入研究了小波变换理论和数字水印理论,探讨了数字媒体领域存在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理论的图像无损压缩算法、图像demosaicing算法,研究了基于数字水印理论的数字媒体版权保护问题,从正版版本识别和盗版肇事者追踪角度探讨正版版权的保护。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有:
1.小波基础理论研究
系统研究了小波变换的实现理论,包括实数小波变换的实现理论、复数小波变换的实现理论、复分析小波变换的实现理论。提出了在双树结构中快速实现复分析小波变换的各层滤波器设计定理,提出了复分析小波变换的快速实现算法:Q-shift FRA算法、common-factor FRA算法。
2. IWT理论在图像无损压缩中的应用研究
对比了IWT与DWT的压缩性能,分析了IWT在应用中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一种基于IWT与自适应预测的无损图像压缩方案IWTAP,改进了JPEG2000标准的无损压缩算法。
3.提升小波变换理论在图像demosaicing中的应用研究
结合差值模型与小波变换理论提出高频相似模型,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产生该模型小波变换应满足的条件;从Bayer模式的内在特征出发,找到其与小波变换过程巧妙结合的方法,进而提出了R、B平面的一种有效重构方法,该方法不用迭代大大缩短了重建时间,与Gunturk等所提方法的计算代价之比为19: 432;最后给出了一种完整的demosaicing算法,对比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重建效果和计算代价上都明显占优。
4.鲁棒数字水印在版权保护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深入研究了抗共谋数字指纹编码理论,并结合现有媒体传输基础设施、终端消费模式及条件接收系统等,探讨了数字指纹在版权保护过程中的实现问题和实现方法。
5.脆弱数字水印在版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结合脆弱数字水印、视频通信技术和视频压缩标准等,提出一种有效识别正版视频的TDIA算法。该算法包括嵌入算法和识别算法两部分,为消除通信干扰对水印的影响,将迭代方法引入识别算法,基于盗版操作与通信干扰的本质不同,分析了迭代方法的性能。基于迭代测试结果,运用Chernuff bound理论分析了TDIA算法的识别误差。对于码流BER(Bit Error Rate)≤10~(-3)并且视频I帧总数n≥360的Mpeg2编码视频,该算法的识别误差小于10~(-18)。
|
|
|
|
1 |
贾林
,任金昌
,赵荣椿;数字水印技术及其在网络化多媒体版权保护中的应用[J];测控技术;2002年07期 |
2 |
夏鸿斌,须文波,刘渊;数字水印技术[J];江南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3 |
王勋,费玉莲,许剑良;数字水印技术研究进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
4 |
华翔;一种防误指控的数字水印方案[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5 |
李艳芳;数字水印及其应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2年03期 |
6 |
赵海燕,冯桂;数字水印技术[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2年10期 |
7 |
王卫卫;杨波;宋国乡;;基于图像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数字水印[J];计算机科学;2002年01期 |
8 |
陆唯杰;陈克非;;易损数字水印技术: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02年12期 |
9 |
王丽娜,董晓梅,梅哲,于戈;图像及声音的数字水印嵌入研究与实现[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10 |
孙鑫,易开祥;数字水印技术原理算法及展望[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11 |
陆阳,杨文泉,蔡素珍;静态图象数字水印系统的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4期 |
12 |
张志明,王磊,徐乃平;信息隐藏技术中的数字水印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23期 |
13 |
陆阳,杨文泉,蔡淑珍;公钥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24期 |
14 |
周四清,余英林;基于数字水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协议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2年01期 |
15 |
姜楠,赵庆祯;数字水印在信息隐藏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2年07期 |
16 |
马兰,张新荣;数字水印技术述评[J];电视技术;2003年04期 |
17 |
姚俊,顾海燕;数字水印技术:从概念到应用[J];电视技术;2003年04期 |
18 |
李钢,杨杰;改进的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3年01期 |
19 |
刘世栋,杨林,王建新;信息隐藏原理及数字水印技术的若干问题和趋势[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12期 |
20 |
张静,张春田;用于图象认证的数字水印技术[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