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改革绩效研究

谭杨  
【摘要】: 通信产业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通信业的发展有着更大更高的需求和要求。垄断的通信业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和要求,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电信业进行改革,90年代中,我国电信业也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国际国内的电信业的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效的同时,仍然与改革之初的目标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科学认识现代通信业的产业特性,借鉴国际电信业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研究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及其成效,显得必要、重要而且迫切。基于这种认识,论文以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及其绩效为对象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为: 首先,论文以产业组织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为指导,对现代电信业的产生、发展和特征及其演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科学认识和把握国际电信业,尤其是美国电信业改革的动因、过程、成效,从而为研究我国电信业的改革以及评价其改革绩效提供了参照性;然后,论文深入分析我国电信业的改革背景、改革过程、改革举措,分别分析了我国电信业的改革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接着,论文创设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通过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既获得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又揭示了改革绩效指数演变的内在诱因,发现问题所在及其原因,从而获得对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成效较为完整的认识;最后,论文通过国内外电信行业的案例,尤其是小灵通和CDMA的案例分析,既揭示了技术和市场这一“双核”的双合才是产业或者企业的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对小灵通发展的后效应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 通过上述的工作,论文获得的主要成果为: 第一,论文通过财富全球500企业、财富全球500电信企业、美国财富全球500电信企业以及典型电信企业之间的比较,对国际电信业的改革,尤其是对国际电信业的改革成效,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并进行了财富全球500、财富全球500电信的规模经济性的假设检验,从而揭示了,电信业不是,也不必然是垄断性行业,改革及其产生的有效竞争是实现电信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第二,论文在全面考察、分析我国电信业的改革过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在研究、总结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发展、体制和结构等正效应的同时,研究和分析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电信分割效应、移动与固定效应、电信资费变革效应、行政驱动改革等四种负效应,揭示了在1994~2008年期间我国电信业改革在不同阶段的改革绩效。 第三,论文创设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通过基于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等,既较为全面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电信改革绩效在1998~2008年期间以及在电信业整体、固定通信、移动通信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领域的时空分布,还进一步揭示了改革绩效指数与用户增长率、资费下降率、市场结构、业务结构以及通话时长增长率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与显著性,发现问题所在及其原因,从而为我国电信业的进一步改革和提高改革绩效提供了一种借鉴。 第四,技术与需求和一个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双核”。论文通过国内外电信业的四个典型案例,尤其是通过小灵通和CDMA的两个案例,揭示了,技术与需求的“双核”的“双合”才是实现行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且将小灵通(PAS)和CDMA,置于我国电信业改革这一广阔的背景中,进行了科学深入的研究分析,全面分析揭示了小灵通发展的后效应,进一步证实“双核”需要“双合”的观点,并且将小灵通的发展将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演变相联结,从而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时空演变提供一种新的解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宁连举,谢雪梅,伍晓丹;丹麦电信业改革及监管政策[J];通信企业管理;2005年09期
2 王学庆;;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目的、目标、对象及对策(一)[J];粤港澳价格;2002年10期
3 王学庆,银温泉;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目的、目标、对象及对策[J];改革;2002年03期
4 周望军;关于我国电信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5 王俊;浅析电信业改革对电信资费政策的影响[J];中国电子商务;2003年Z1期
6 钱宥妮;重新审视我国电信业的垄断问题[J];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07期
7 杨少华;李再扬;;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0年10期
8 王俊;浅析电信业改革对电信资费政策的影响[J];苏南科技开发;2004年02期
9 杨锦炎;;电信业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J];中国电信业;2004年08期
10 邹文英;;中国电信业分拆式改革有效性的反思[J];中国经济问题;2008年04期
11 张学渊;丁开盛;;中国电信业改革任重道远[J];通讯世界;1998年07期
12 马伟华;竞争与管制:中国电信业改革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年02期
13 年锡梁;;开放要与监管并行——巴西电信业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电信业;2003年08期
14 王国平;中国电信业改革的商业猜想[J];商业文化;2005年09期
15 韩晶晶;;中国电信业改革历程及市场结构比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6 陈勇;王舵;;一剂“良药”还是一场“豪门盛宴”——对电信业第四次重组的一点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6期
17 张付强;;中国电信业市场化改革分析——基于有效制度供给的视角[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18 孙涛;景晓朋;;电信业规制改革研究:基于利益集团视角[J];求索;2010年01期
19 苑春荟;韩磊;;引入竞争、产权改革与独立监管——我国电信业体制改革次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0 朱金周;中国电信业产权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惠;;从受限制的寡头竞争走向竞争:中国电信业的市场化道路[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余东华;;制度选择、规制改革与产业绩效——中印电信业的比较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下一个十年,电信业走向何方?[A];2010江苏通信业发展蓝皮书[C];2010年
4 胥学跃;;中国电信体制改革历程及其反思[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江苏省电信业2011年年度滚动发展计划(节选)[A];2010江苏通信业发展蓝皮书[C];2010年
6 章瑞军;;全球电信业在深入融合开放中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世林;;中国电信部门市场化改革绩效研究——基于规制、竞争、产权的交互作用[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8 杜碧玉;;3G牌照与我国电信业的发展战略[A];2004’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韦乐平;;融合-电信业发展的主旋律[A];网络融合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彭英;;GM(1,1)模型在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预测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杨;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改革绩效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康飞;我国国有电信业竞争对移动网络投资及效率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邹文英;论电信产业的有效竞争[D];厦门大学;2006年
4 吴菁;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陈晓伟;Bass模型的扩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蒋红娟;中国电信业的市场化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7 石力月;从分营到融合:历史视野中的公共性[D];复旦大学;2011年
8 丁启军;基于规制视角的行业性行政垄断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代锐;我国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葛翀;基于社会福利层面的电信业普遍服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凯伦;我国电信业反垄断规制中基础设施理论的适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冯旸;中国电信业反垄断规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征;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电信业IT代维外包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任涛;电信业政府监管体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张立元;中国电信行业的结构改革与绩效评价[D];山东大学;2012年
6 张伟;反垄断法背景下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韵;论我国电信业的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05年
8 李晓静;中国电信行业分拆式改革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冯玉红;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理论探讨[D];中南大学;2003年
10 郑少华;横向兼并的亲合谋效应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沈加军;电信业改革在于缔造理性有序的市场竞争[N];通信信息报;2004年
2 李奕民;评价电信业改革多些理性[N];中国经营报;2001年
3 姚颖;电信业改革的关键在制度建设[N];通信信息报;2004年
4 姚颖;转变职能依法监管亦是电信业改革的重中之重[N];通信信息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张颖洁;科学发展一面大旗 信息强国前程无量[N];通信信息报;2008年
6 记者 苏德凯 通讯员 李广宇;着眼国际竞争 搞好电信业改革[N];人民邮电;2001年
7 信息产业部电信科技情报所研究员 周光斌;对中国电信业改革的思考[N];通信信息报;2002年
8 刘燕;解剖中国电信业改革棋局[N];中国经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余祖江;移动运营商垄断优势远胜中石化 电信业改革任重道远[N];通信信息报;2009年
10 国家计委价格司 周望军;关于电信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N];通信信息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