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南油田注采井网与开发方式调整研究
【摘要】:深南油田位于冀中南部深县凹陷东侧深南背斜带,核实含油面积9.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618万吨。深南油田泽10、泽70块目前处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阶段,由于构造复杂、断块破碎、油层连通关系认识程度低、油层充满程度低、原油粘度大,导致油井见水早,含水上升快,注水见效低,油藏产量下降较快。形成了低效开发油藏,不符合目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开发政策。
泽10、泽70块在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集中反映了对构造、储层评价方面的认识不足,对油藏注采井网与注水开发方式适应性的研究不彻底。针对泽10、泽70块在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以认清深南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相适应的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对研究区的生产特征以及开发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油藏井网与注水开发方式的适应性评价,确定了合理井网密度和合理注采井数比。
2)通过对可动凝胶调驱配方体系研究以及可动凝胶调驱数值模拟研究,确定出了适合泽70断块油藏条件的可动凝胶调驱配方体系,以及可动凝胶最佳注入方案。
3)在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综合调整方案。
4)对综合调整方案实施效果评价,效果明显。措施工作量57井次,断块由原来的268吨/日提高到362吨/日,采油速度由0.4%上升到0.82%,2009年深南油田调水增油综合治理措施共增油1.4437×104t。
|
|
|
|
1 |
李剑波;典型断块地层各向异性指数的计算与分析[J];断块油气田;1994年05期 |
2 |
陈小元,许秀鑫,陈万安;双增双稳剖面定向井施工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1999年06期 |
3 |
梁星如,杜新江,李博,黄杰;冀中复杂断块区提高滚动勘探精度和效益的关键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年03期 |
4 |
王瑞宇,余传谋,王文忠,王运美;双靶定向井在油田开发中后期调整挖潜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年03期 |
5 |
吕兰顺,陈俊革,李惠峰,李延涛,高梅英;卫2块油藏精细描述及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0年02期 |
6 |
王明旦;反“S”型构造与枢扭走向旋转断层的修改[J];煤炭技术;2001年05期 |
7 |
任福生,刘艳平,段春凤,郭保卫,刘广东;CO_2吞吐在断块低渗透油藏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2年04期 |
8 |
袁林川,吕宝凤;沈丘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思路[J];河南地质;1998年03期 |
9 |
谢向阳,赵英伦,罗继红;牛居油田牛12断块精细构造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
10 |
米利华,许风娟,侯立国,高永彬,辛红旗;临汝煤田构造控煤作用[J];中国煤田地质;2001年04期 |
11 |
沈传波,梅廉夫,汤济广,杜学斌;含油气盆地断层封闭性研究探讨[J];断块油气田;2002年04期 |
12 |
蒋有录;东辛复杂断块油气田成藏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年01期 |
13 |
袁林川,吕宝凤;倪丘集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思路[J];河南地质;1998年04期 |
14 |
童崇光;新疆构造演化与吐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5 |
吴长胤,王玉明,李泽清,魏彦华;羊二庄油田底水封堵技术研究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5期 |
16 |
陈松潜,王德强,徐仁起,董庆生,李洪江;小断块油田的稳产技术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0年02期 |
17 |
陈小新,魏英杰;粉砂在压裂施工中应用效果显著[J];钻采工艺;2002年04期 |
18 |
查全衡;;冀中坳陷的地质结构、演化历史和油气分布[J];石油天然气学报;1988年03期 |
19 |
王平;论含油断块的分级[J];断块油气田;1997年04期 |
20 |
杨宇;刘斌;;复杂断块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