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页岩气藏井壁稳定性研究

杨火海  
【摘要】:页岩气是新型能源,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四川盆地已进行的多口页岩气水平井的开发中,每口井均出现了井壁失稳问题,严重制约了开发进程。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真正找到科学的依据。本文从储层岩性、岩石力学参数、地应力剖面及方向、地层三压力剖面、岩石脆性、节理层理、水化作用等地质、工程因素等方面着手研究,开展实验、理论分析、现场验证等研究工作,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井壁稳定的影响规律,对国内页岩气的规模化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有: (1)针对研究区块(本文选择长宁-威远区块)的实际钻井情况,分析了研究工区的地质概况、页岩岩性特征、实钻井技术难点分析等,找出了研究工区的页岩气钻井影响井壁稳定的关键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 (2)在三轴岩石力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工区的岩石力学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实现对工区全井段的计算处理,获得岩石力学强度参数的剖面,为井壁稳定评价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综合分析现场试验数据和现场观测结果,确定井眼垮塌形成原因或形成机理。 (3)分析垂向主应力和水平主应力大小、主应力的方向、岩石力学参数以及与应力相关的其它参数。根据已钻完井资料来确定该地区总体区域地应力大小和方向,弄清页岩气钻井中岩石力学对井眼稳定性的影响。 (4)通过测井解释的手段,借助岩石力学参数校正,建立三压力剖面;结合实钻工程、地质资料,分析三压力剖面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页岩失稳机理。 (5)研究了安全泥浆密度窗口,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井壁失稳的对策。 (6)本文的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经过现场跟踪分析,得到验证和完善,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牟雪江;;页岩气登台亮相[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12期
2 郑言;;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前景可期[J];中国石化;2009年02期
3 胡文瑞;;迎接页岩气发展的春天[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11期
4 宫正;;全球40家公司在欧洲寻找页岩气专家认为勘探前景难料[J];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5 吴清;;页岩气热的“冷”思考[J];中国石油石化;2011年12期
6 李天星;;页岩气引发能源革命[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06期
7 李天星;;中国页岩气产业前景广阔[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06期
8 顾永强;;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前景可期[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10期
9 孙岩冰;;页岩气迈入商业化前夜[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24期
10 马志飞;;页岩气:未来能源新宠[J];百科知识;2010年05期
11 ;支持页岩气成功发展的美国监管政策[J];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Z1期
12 肖钢;;美国页岩气发展的监管之道[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06期
13 谭蓉蓉;;我国首口页岩气取心浅井顺利完钻[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14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J];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15 郭琳;;进军页岩气勘探开发[J];中国投资;2011年03期
16 张大伟;;我国页岩气探采与利用路径思考[J];资源导刊;2011年08期
17 周庆凡;;世界页岩气资源量最新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4期
18 和阳;;宏华的苦等[J];英才;2011年09期
19 谭蓉蓉;;中国页岩气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长江大学召开[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20 ;页岩气已进入能源战略视野[J];石油工程建设;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进;吴晓东;孟尚志;莫日和;赵军;;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开采技术分析[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建秋;段永刚;;页岩气藏水平井压力动态特征[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海涛;张旭东;;陆相页岩气井大型压裂优化设计研究[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魏嘉;郭全仕;;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地震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晓东;林年添;汤健健;王焕军;郝继杰;;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在页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琚宜文;颜志丰;李朝锋;房立志;张文静;;我国煤层气与页岩气富集特征与开采技术的共性与差异性[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雪秋;;页岩气储层地震波场研究中的建模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同伟;张铭杰;闫建萍;胡沛青;张成君;宋春晖;陈克娜;叶聪林;;非常规石油、天然气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邵珠福;钟建华;于艳玲;吴琼玲;孙红华;;页岩气与煤层气的成藏条件及成藏机理对比[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然;李根生;杨林;刘颂;田守增;;页岩气增产技术现状及前景展望[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群;蜀南及邻区海相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翟常博;川东南綦江—仁怀地区页岩气成蔵条件及有利目标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白振瑞;遵义—綦江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评价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杨侃;岩石微孔隙中气体吸附、链状分子运移的计算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建青;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马若龙;湘中、湘东南及湘东北地区泥页岩层系地质特征与页岩气勘探潜力[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吴勘;扬子北缘中二叠统孤峰组地球生物学构成及页岩气地质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8 高迪;泛三江盆地早白垩世层序古地理与聚煤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9 李海滨;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与油气前景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10 黄文明;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靖霜;威远、长宁地区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2 康玮;页岩气资源税费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杨敏;我国页岩气开发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4 王威;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管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刘玉婷;中外页岩气评价标准之比较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6 李陈;页岩气非定常渗流理论及其试井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裴森龙;多级压裂技术在龙马溪组页岩中的适应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马晓彬;中—低勘探程度区页岩气资源量计算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胡彦;页岩气对俄欧天然气贸易的影响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平平;页岩气藏压裂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窦克林;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新支点:页岩气勘探开发[N];中国矿业报;2011年
2 王琼杰;诸多难题困扰我国页岩气开发[N];中国矿业报;2011年
3 孙艳莉;页岩气开发:唤醒沉睡“宝藏”[N];大众科技报;2010年
4 杨玉峰;页岩气开发牵动能源市场[N];人民日报;2010年
5 李慧;页岩气并非亚洲首选[N];中国能源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使美国“天然气化”了[N];中国能源报;2010年
7 温川;对页岩气也要“细嚼慢咽”[N];中国矿业报;2010年
8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袁国华;美国劲吹“页岩气”旋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9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页岩气或将改变美能源结构[N];人民日报;2011年
10 史蒂凡·尼克拉 王晓苏 编译;德国能复制美“页岩气神话”吗[N];中国能源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