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锦州油田保障稳产高产开发措施研究

何睿  
【摘要】:锦州油田构造位于辽西凹陷陡坡带辽西1号断裂下降盘,整体构造形态为被断层复杂化的北东走向的断裂背斜。锦州油田沙河街组油气层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多期砂体叠置,为多套流体系统构造岩性油藏。储层中孔中渗,砂体连通性复杂,主力油层沙三段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渗透率差异较大,变化很大,个别部位已接近低渗。地面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低含硫量、高含蜡、高凝固点的特点。 锦州油田依托锦州南油气田和锦州凝析气田开发,充分考虑油气同采的特殊性,油气集中处理,生产水在中心平台处理合格后回注地层,产出原油通过原油海管输往锦州南油气田,产出天然气通过气海管输往锦州凝析气田。 随着锦州油田的深入开发,油田生产逐渐显现出一些难点热点问题,成为制约油田稳产高产的关键。如油井含蜡量高,经常出现井筒结蜡、地面管线结蜡现象;部分注水井储层厚度薄,地层极易受污染和堵塞,无法有效注水;多井含水快速上升,急需注水井分层配注;生产流程受寒冷天气影响,仪表管件容易冻堵:个别污水处理系统设备有设计缺陷,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如何保证油田的稳产高产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从地下油气储层到地面生产流程深入研究,摸索规律。本课题在介绍锦州油田油藏地质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制约油田稳产高产的关键因素展开分析,重点从储层连通性研究、高含蜡油井管理、电泵井管理、注水井管理、原油及天然气海管管理等5个方面深入开展研究,系统性的总结了保障锦州油田稳定生产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为油田稳产高产积累了大量的现场经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魏启忠;出砂油田高含水开发集油管线适应性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08期
2 孟建新;延长油田高含水环境下经济采油时间[J];国外油田工程;1996年03期
3 李迎九;宋新民;尹旭;李玉彤;;关于油田精细化注水的思考[J];石油科技论坛;2007年04期
4 宋春华;;油田高含水开采期污水处理新工艺述评及方案设计[J];今日科苑;2008年12期
5 刘治中;封隔器分层堵水技术的新进展[J];石油钻采工艺;1988年01期
6 时保宏;赵靖舟;孟祥振;罗然昊;;陕北斜坡东部李家岔探区高含水油藏成因分析[J];中国地质;2007年03期
7 赵子刚,李文甫,李昌连;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原油流变性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5年06期
8 仲永寿;殷德政;;对油田高含水期油井计量改造的几点认识[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2年02期
9 石莉莉;双河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单砂层细分方法及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5年05期
10 刘恒 ,万新德;大庆油田“七五”期间开发试验取得重大成果[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1年03期
11 刘群星,向树安;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03期
12 ;《石油学报》2010年第1期部分文章预告(Ⅱ)[J];石油学报;2009年06期
13 王勇;水力旋流器在油田高含水生产中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4年06期
14 李群德;张宇晓;周贤斌;钟祖兰;;油田高含水期非均质储层产能预测技术[J];国外测井技术;2001年04期
15 侯平舒,耿师江;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在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应用对策[J];海洋石油;2004年01期
16 汤春云,杨斌,王敏,谭春兰;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饱和度研究方法及应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7 彭彦素,赵淑霞,王少冰;纯化油田高含水潜力研究及开发对策[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8 康柒虎,裴晓含,刘晨;地层测试器在油田高含水开发期的应用[J];油气井测试;1996年03期
19 张齐鸣;;复杂小断块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J];小型油气藏;2005年01期
20 谷建伟;翟世奎;李怀明;薛发玉;;油田高含水期基于微观渗流机理的宏观岩心水驱油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民;刘尊良;杜雪峰;;石南21井区地面工程数字化概要[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2 索孝东;何展翔;赵国;曹阳;;S7井区井地电法勘探实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棱;魏兆胜;关云东;;井间地震技术在吉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勇;;水浸对低渗储层供气能力影响实验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垦71井区多分量储层反演及油气检测方法研究[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6 李忠兴;余光明;高春宁;何永宏;刘萍;;低渗透油藏改变渗流场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高青;周学志;陈响亮;;抽灌井区能量利用过程热贯通描述及其基本特征[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耿威;张训华;郑荣才;;白云凹陷深水海域珠江组沉积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深部火成岩勘探成果[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10 ;华北油田复杂油气藏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梅;朝阳沟油田朝5北井区裂缝性储层建模与剩余油定量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张维申;辽河油田欢2-16-304井区精细油藏描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李胜彪;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地质综合评价及调整治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4 王文明;榆东14井区扶杨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河道砂体构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庆;塔南凹陷铜钵庙组油气成藏模式与富集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郭建军;气田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文浩;非均质厚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8 黄进腊;靖边气田马五段储层小幅度构造及水平井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高树生;新疆莫北油田砂砾岩储层渗流机理与油藏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郭顺;陕北地区特低渗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睿;锦州油田保障稳产高产开发措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2 赵永强;深南油田注采井网与开发方式调整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孙森;FY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D];吉林大学;2012年
4 姜达贵;海拉尔油田低产井成因及治理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陈晓祺;榆树林油田升382井区井网加密调整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任雪艳;苏6井区气井稳产技术对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7 郭若若;红山嘴油田红032井区精细油藏描述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8 孙丽杰;大庆喇6-2027井区葡Ⅰ4~高Ⅰ5厚油层低效无效注采循环分布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徐程宇;喇8-182井区高二组油层聚驱跟踪调整数值模拟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10 陈晨;陕37井区剩余储量分布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培香 记者 赵宇清;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成果国际领先[N];黑龙江日报;2010年
2 记者 张三民 特约记者 孙涛;青海昆北油田切6井区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管理[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龚金星;“特办”违规 “特事”难成[N];人民日报;2001年
4 记者 宋鹏 通讯员 彭永灿;克92井区石炭系油藏开发先导试验通过验收[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记者 曹湘黔;贡井区艾叶镇带领村级计生专干苦练内功[N];自贡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代晓明;贡井区: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比翼齐飞[N];四川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杨文礼 特约记者 薛连军 赵晓庆;揭安全短 堵违章路 除隐患根[N];中国石油报;2010年
8 通讯员 温铁民;准噶尔盆地百泉1井区——精细三维处理解释项目启动[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实习生 王燕唯 记者 李小华;推广贡井区法院经验[N];自贡日报;2009年
10 甘卫;自贡市贡井区政协 助推项目建设[N];四川政协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