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陆梁油田低幅度薄层底水油藏井网调整方式研究

范希彬  
【摘要】:陆梁油田白垩系呼图壁河组中高渗低幅度薄层底水油藏是2000年国内首次发现的、比较特殊的底水油藏,油藏构造幅度低3-12m,油层厚度薄(3m-5m),底水活跃,开采效果明显比边水油藏差。近几年常规测井资料显示,开发井间仍存在大量未受注入水波及的剩余油,亟需研究认识薄层底水油藏的水驱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寻求相适应的井网调整方式。 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有区别于厚度较大的普通底水油藏、夹层发育的底水油藏,井网调整方式没有现成的例子可以借鉴。本文采用了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充分利用密集的穿层井和2008年-2012年位于注采井间的穿层井常规测井水淹层解释资料,建立了精细油藏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较好的处理了泥、钙质薄夹层规模及延伸方向和油水过渡带问题,获得了满意的生产动态历史拟合,同时模拟结果与实际水淹位置、厚度较吻合,准确可靠地确定了薄层底水油藏水驱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确保了井网调整方式研究的可靠性。首次提出了薄层底水油藏合理优化的井网调整方式,为后续水驱体系改善、提高水驱效果及采收率奠定了基础。 较直观、可靠的水驱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得到了现场工作人员一致认可,为薄层底水油藏后期井网调整方式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优化调整方式的提出对薄层底水油藏后期调整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为类似油藏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闫存章;尚尔杰;郑兴范;田昌炳;闻玉贵;杨生榛;王延杰;周明;;有效集成 高效开发——关于陆梁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的调查报告(下)[J];中国石油石化;2006年09期
2 陈浩;张仕强;钟水清;黄桢;叶登胜;;薄层、底水油藏水锥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年04期
3 吴月先;新疆陆梁油田百万吨级原油处理站正式破土动工[J];新疆石油地质;2001年06期
4 唐伏平;唐海;蒋炳金;石国新;杨生臻;韩力;;陆梁薄层底水油藏产水规律[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6期
5 廖健德,康素芳,李明河,刘翠敏,宋元林,张明;陆梁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4期
6 廖健德,向宝力,王莉,王海静,刘翠敏,康素芳;应用中性含氮化合物探讨陆梁油田油气运移[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李传亮;底水油藏油井最佳打开程度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1994年01期
8 张兴国,田世澄,陈丛林,何会强,孙义梅;底水油藏开发中夹层的作用研究[J];地球学报;2002年05期
9 曹建坤,杨生柱,张宏强,何江,谢珍;底水油藏堵水技术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5期
10 ;准噶尔盆地又现百万吨油田[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05期
11 周玉辉;胡书勇;董海静;胡晓云;;Y1型水驱特征曲线在底水油藏中的应用条件[J];新疆石油地质;2010年02期
12 徐君;李洪成;;水平井在红南油田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J];吐哈油气;1997年03期
13 陈明,沈燕来,杨寨;底水油藏水平井合理位置的确定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4 许宁;巨厚块状砂砾岩底水油藏合理注采井网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4年06期
15 田风民;;水平井的优化设计及油藏潜力挖掘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6 安小平;何永宏;熊维亮;刘慧峰;余光明;;底水油藏开发中后期水平井挖潜技术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1期
17 时宇;杨正明;张训华;黄延章;;底水油藏水平井势分布及水锥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6期
18 周浪;李海涛;;底水油藏中水平井分段射孔和打开程度的优化设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9 符奇;张烈辉;胡书勇;朱婧;;底水油藏水平井水平段合理位置及长度的确定[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1期
20 涂兴万;;缝洞型碳酸盐岩底水油藏水锥风险条件综合评判[J];断块油气田;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江汉盆地白垩系红花套组发现厚层底水油藏[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2 段永刚;陈伟;李冬梅;何吉祥;;底水油藏多分支井水脊突破规律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进庄;吴锡令;;用测井资料确定相渗曲线的方法探讨[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底水油藏水平井分段完井控水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2 王福林;底水油藏底水锥进及人工隔层稳油控水机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3 刘明高;火山岩裂缝性底水油藏油、气、水三相驱替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4 张平;低渗透底水油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5 刘鸿博;塔河1区三叠系底水油藏精细地质建模及治水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明;低流度油藏流体渗流特征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孙业恒;史南油田史深100块裂缝性砂岩油藏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8 施安峰;复杂地层油藏蒸汽注采数值模拟自适应网格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李莉;重水淹稠油油藏蒸汽驱可行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10 陈庆;塔南凹陷铜钵庙组油气成藏模式与富集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希彬;陆梁油田低幅度薄层底水油藏井网调整方式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2 王宁;底水油藏堵水剂开发及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3 黄东杰;底水油藏开发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辛翠平;底水油藏水锥定量描述及水平井井网配置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彭小东;底水油藏水淹规律及控水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靳心伟;陆梁油田中高渗薄层边水油藏合理调整方式研究及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7 赵芳;华北油田砂西区块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研究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李红伟;陆梁油田多层系油藏分层举升采油工艺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9 刘雪峰;底水油藏人工隔层堵水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0 伍新和;准噶尔盆地腹部陆梁油田油气水地球化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明 菅李峰;胜利油田开发底水油藏有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0年
2 记者 李祖诗 通讯员 陈圣立;攻关底水油藏开发保稳产[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特约记者 陈位华 通讯员 岳晓军 赵波;陆梁油田向潜力层要产量[N];中国石油报;2011年
4 记者 宋鹏 通讯员 何君毅 孟凡宾;陆梁油田科学治理提高采收率[N];中国石油报;2011年
5 记者 宋鹏 通讯员 邢坤 张新艳;陆梁油田水平井技术唱主角[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记者 刘宪广 通讯员 陈海东;陆梁油田天然气发电余热再利用[N];中国石油报;2011年
7 记者 宋鹏;陆梁油田评选先进要过“绿色门槛”[N];中国石油报;2008年
8 记者 张文鸣 通讯员 白雪 张新艳;陆梁油田创建“绿色流水线”[N];中国石油报;2009年
9 王侠 通讯员 陶泓宇;陆梁油田实现原油生产开门红[N];中国石油报;2005年
10 记者宋鹏 通讯员张新艳;新疆陆梁油田启动油藏治理工程[N];中国石油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