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道缓蚀剂预膜工艺与模拟研究
【摘要】:管道内腐蚀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人身安全。常规缓蚀剂加注方法在抑制输气管道内腐蚀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催生了缓蚀剂预膜技术的发展,即在管道内形成一段稳定的缓蚀剂段塞,在气源的推动下,缓蚀剂沿管线向前运动,在此过程中缓蚀剂分子与管道内壁充分接触,在管道内壁形成一层均匀、致密且附着力较强的具有缓蚀作用的薄膜。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清管器式预膜技术,对于设有收发球装置的输气管线,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此技术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多凭经验操作,缓蚀剂利用效率较低,因此,非常有必要探索缓蚀剂预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操作参数的确定方法。
基于输气管道缓蚀剂预膜工艺理论,提出缓蚀剂清管器预膜工艺,设计相应的实验研究装置,探讨清管器预膜过程,评价影响平均预膜厚度及膜持久性的主要因素;针对传统缓蚀剂沾滴预膜方法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通过实验模拟评价影响平均预膜厚度及膜持久性的主要因素;建立缓蚀剂清管器预膜模型,分析清管器前后压差及其受力计算公式,确定操作参数的选取。
研究结果表明,缓蚀剂清管器预膜装置可实现对管道内壁预膜,改进的沾滴预膜装置更符合实际情况;缓蚀剂加注量、缓蚀剂溶液黏度、浓度、温度及清管器速度等因素对平均预膜厚度及膜持久性的影响较大,而管径、管内壁粗糙度、管段倾角对预膜质量影响较小;预膜厚度及持久性随缓蚀剂加注量的增加先增大而后趋于稳定;缓蚀剂溶液黏度越大,预膜厚度越厚,膜持久性越强;清管器速度小于1.5m/s时,平均预膜厚度较厚,且膜能保持较长时间;缓蚀剂浓度在300-500mg/L范围内增大时,预膜厚度及膜持久性随之增大,继续增加浓度对预膜厚度影响较小,膜持久性反而呈现减弱的趋势;缓蚀剂温度在10~30℃范围内升高时,平均预膜厚度增厚,持久性增强,但继续升高温度对成膜质量影响较小;管径越大、管内壁粗糙度越大、管段上倾角度越小,缓蚀剂预膜厚度及持久性略微增大,对其影响不明显;清管器受到的剪切力主要是由于缓蚀剂溶液具有黏性引起的,缓蚀剂段塞前后压差及受到的摩擦阻力主要与运行速度、皮碗尺寸、缓蚀剂黏度等因素有关。
|
|
|
|
1 |
吕萍,窦泽权,霍健彭;高炉循环水不停车状态下低磷预膜剂的研究与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4年07期 |
2 |
李永阔;肖庆伟;孟繁敬;;新建循环水装置的清洗预膜和冷态运行[J];清洗世界;2010年06期 |
3 |
路水娥;;循环冷却水清洗预膜及其过程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24期 |
4 |
陈美丽;;定期进行循环水清洗预膜 提高换热效率的思考[J];上海煤气;2013年01期 |
5 |
唐同庆;冷却水的不预膜处理——介绍一个实例[J];工业水处理;1983年02期 |
6 |
丁长安,季朗勤;预膜锆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84年06期 |
7 |
鲍其鼐;曹慧珍;;磷系预膜的初步探索[J];工业水处理;1984年02期 |
8 |
;预膜氧化锆阀芯的研制和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6年06期 |
9 |
王一平;提高预膜质量 延长生产周期[J];石化技术;1995年04期 |
10 |
王一平;提高预膜质量是延长生产周期的重要步骤[J];工业水处理;1996年02期 |
11 |
赵永韬,赵常就,陈范才;一种评定水处理预膜质量的新方法[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8年06期 |
12 |
徐军;炼油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清洗预膜工艺探讨[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0年04期 |
13 |
杨俊喜,苏晓东,张志钢,靖和平,赵薇,曹培华;循环冷却水系统预膜处理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年02期 |
14 |
李刚芬;;金属设备预膜效果化学检测定量分析方法试验[J];贵州化工;2006年06期 |
15 |
黎素平;鲁进彦;;化学清洗预膜在循环水处理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0年01期 |
16 |
纪东东;;新建循环水系统清洗预膜及相关问题探讨[J];广州化工;2010年11期 |
17 |
林清鹏;;间冷开式循环水系统清洗和预膜处理方法[J];冶金动力;2010年S1期 |
18 |
;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试验[J];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77年02期 |
19 |
刘国田;;循环水清洗预膜中除氧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4年03期 |
20 |
李先波,孙传忠,吴文霞,韩国涛;循环冷却水系统开车时预膜方法的改进[J];大氮肥;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