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镍块体表面二氧化钛涂层和钛酸锶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近年来,半导体因其独特的物化性质被广泛用作光催化剂。目前,对半导体光催化剂研究的主要集中在粉体材料上,粉体材料虽然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并且容易制备和表征,但是粉体光催化材料存在回收利用难,机械强度低等缺点故无法满足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所有需求。而在很多领域不单要求材料具备很好的光催化活性,更需要将材料制成一定形状或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所以陶瓷块体材料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十分具有意义。本文选用不同的原料,成型工艺以及烧结参数来探索氧化镍块体的制备并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氧化镍块体的光催化性能,探索了氧化镍基复合物涂层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具体方式是通过在氧化镍块体表面沉积二氧化钛涂层和钛酸锶涂层使得其形成氧化镍基复合涂层。同时探索了在氧化镍块体上制备这两种涂层的工艺并研究了氧化镍基复合涂层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形成氧化镍基复合涂层可以很好的提高氧化镍块体的光催化性能。具体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在1400℃下烧结的氧化镍块体最为致密,保温时间在2 h内保温时间越长氧化镍块体越致密,当保温时间超过2 h后块体致密度基本不发生变化。对制备的氧化镍块体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实验方式为氧化镍块体在以氙气灯为光源对亚甲基蓝进行光催化,发现制备的氧化镍块体具备一定的光催化活性,在溶液pH值为6和10的条件下催化性能较好。制备的氧化镍块体的光催化性能,随着氧化镍块体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采用低氧势气氛的CVD工艺,在氧化镍块体表面制备出了包含TiO_2及Ti_3O_5、TiO等亚氧化物的混合涂层,由试样断面的SEM测试结果得出涂层厚度为30μm。将氧化钛涂层的试样在大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3h,涂层的结构由亚氧化钛转变为锐钛矿相的TiO_2。当热处理温度超过500℃时,涂层会形成金红石相。由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测试结果计算出经过400℃热处理的二氧化钛涂层的试样的禁带宽度Eg为3.36 eV。其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氧化镍块体表面添加TiO_2涂层后光催化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其光解水的产氢效率达到39.21μmol/Lh。(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的钛酸锶前驱体,浸涂于在NiO基体表面,在不同的温度下灼烧后,制备出了厚度为45μm的SrTiO_3涂层。涂层物相随灼烧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温度在500℃以下时涂层中主要为SrCO_3,当温度超过500℃时涂层中开始出现SrTiO_3的相,在800℃时涂层为SrTiO_3单相。涂层的光催化性能随灼烧温度的升高而提高,800℃制备的钛酸锶涂层的光催化性能最佳,但是钛酸锶涂层对氧化镍块体的催化性能提升较小,800℃制备的钛酸锶涂层的产氢效率与氧化镍块体相比仅仅提升了11.87μmol/Lh。
|
|
|
|
1 |
;氧化镍粉制球直接电解試验[J];有色冶炼;1973年03期 |
2 |
黄凯,郭学益,刘志宏,张多默;一种丝球形氧化镍微粉的制备方法[J];化学通报;2000年11期 |
3 |
罗明瑜;;氧化镍粉制球直接电解试验[J];有色金属;1973年05期 |
4 |
罗明瑜;;氧化镍粉制球直接电解试验[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73年05期 |
5 |
孙焰;在转动爐底式爐内还原氧化镍[J];有色冶炼;1976年01期 |
6 |
;利用粗氧化镍生产工业硫酸镍[J];无机盐工业;1984年03期 |
7 |
;用氧化镍冶炼不锈钢[J];特殊钢;1991年06期 |
8 |
曾庆华;;利用含镍废料制取氧化镍[J];无机盐工业;1991年05期 |
9 |
胡志国,张秀英;一种新的制备氧化镍超微粉的方法[J];化学通报;1999年03期 |
10 |
卜芃;梁伟龙;;硬币状氧化镍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4年02期 |
11 |
柳松,古国榜;微细氧化镍粉的制备(英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12 |
李涛;毕红;高锋;孙俊;;多孔氧化镍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
13 |
胡国强;用废镍催化剂制备氧化镍的研究[J];无机盐工业;1995年04期 |
14 |
张庆;刘海霞;李天铎;;分等级结构氧化镍花状微球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4年04期 |
15 |
熊力,王金成;氧化镍氧敏材料的研究[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1年01期 |
16 |
支红军;高密度活性氢氧化镍的研究[J];新疆有色金属;2003年01期 |
17 |
刘辉;李广军;朱振峰;;介孔氧化镍微球的水热-热分解法制备及其在血红蛋白直接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J];功能材料;2012年09期 |
18 |
政;一种新的氧化剂过氧化镍[J];化学世界;1963年04期 |
19 |
徐甲强,田志壮,陈玉萍,秦建华,杨中智;贵金属催化剂对氧化镍气敏特性的影响[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20 |
王宝银;周秀普;;高纯度钛酸锶通过省级鉴定[J];河北冶金;198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