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区南油田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摘要】:本文以含油气系统理论和成藏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引入油气“分段捕获”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定量的研究思路,应用全烃地球化学方法对五区南油气藏进行成藏地球化学研究,建立其成藏模式,找出油气藏形成的主控规律,同时对玛湖西斜坡的勘探前景进行评价,指出勘探有利区域。
通过烃源岩评价、天然气组成及同位素分析、轻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分析等地球化学方法,确定了五区南油气田的油气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区的天然气组成较干,有佳木河组过成熟干气和风城组高成熟湿气组成;原油主要是风城组来源的,既有成熟时期的原油,又有高成熟时期的凝析油。储层包裹体分析和油气成熟度分析确定了油气藏的成藏期次和形成时间,结合构造演化史,建立了油气藏成藏模式。五区南油气藏存在三期成藏,第一期是佳木河组过成熟干气和风城组成熟油气,成藏期在晚二叠世到早三叠世,在印支运动中期被破坏了,但是在保存条件好的地区仍存在这一期油气藏,它是勘探的对象之一;第二期是风城组高成熟油气,成藏期在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也是勘探的对象之一;第三期是佳木河组过成熟干气,成藏期在侏罗纪到早白垩世。油气是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进入岩性圈闭(扇体)或构造—岩性圈闭(扇体与断层或不整合形成的圈闭)成藏。
根据成藏模式,发现扇体控制着油藏的规模,不整合或断层起着油气运移通道作用和遮挡作用,因此与烃源岩直接接触的扇体是寻找自生自储岩性油气藏的勘探目标,通过断层或不整合与烃源岩沟通的扇体是寻找构造—岩性油气藏的目标。所以玛湖西斜坡油气勘探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