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及目标评价
【摘要】:本文以成烃(含油气)系统理论和成藏动力学为基础,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油气藏地球化学原理与方法为指导,详细地研究了烃源层、储层、盖层和圈闭的形成与演化,论述了烃源岩的有机质热演化史、油气生成的时间和期次以及油气运、聚、散特点。在石油地质静态要素定量评价的基础上,以“四史”演化及时空配置关系为主线,阐明了气藏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对气藏形成的有利地带和勘探目标作出预测与评价。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飞仙关期,川东北地区基本处于一碳酸盐孤立台地—海槽(盆地)环境之中,台地四周由深水的开江—梁平海槽、南秦岭洋和鄂西海槽(盆地)围绕。台地边缘鲕粒滩是储层分布的有利地区,海槽相细粒沉积物则有利于烃源岩形成。
2.川东北地区海槽区上二叠统(P_2)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T_1f~1)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相对最高,目前已处于过成熟阶段,生烃强度高,属于好烃源岩。
3.埋藏史和热演化史的恢复结果表明海槽区上二叠统烃源岩在下三叠统沉积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在中侏罗统沉积期则达到生油高峰期,在白垩系沉积期达到生气高峰期,白垩纪末达到最大埋深。
4.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属于高含硫干气,平均硫化氢含量在10%以上,二氧化碳含量中等。
5.综合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源岩、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等,并结合四川盆地不同地质时代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点,经对比确定该区天然气主要属于海相碳酸盐烃源岩成因,而且主要属于油型裂解气,其次为干酪根裂解气,主体与海槽区上二叠统(P_2)和下三叠统下部(T_1f~1)碳酸盐岩有机质成因有关。
6.通过岩石学特征,硬石膏、硫化氢、硫磺和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碳酸盐和交代硬石膏结核的方解石的氧、碳同位素组成等的详细研究,证实该区天然气中H_2S为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成因。
7.储层有四期溶蚀作用,其中同生期一次,埋藏期三次。同生期溶蚀与大气淡水淋滤有关,溶蚀强度较低;第一期埋藏溶蚀与海槽相烃源岩产生的有机酸性水有关,溶蚀强度大;第二期埋藏溶蚀与泻湖相热化学硫酸盐还原过程中产生的H_2S有关,溶蚀强度也较大;第三期埋藏溶蚀与喜山
|
|
|
|
1 |
高小跃;杨子荣;马永东;贺斌;;四川东北部中下侏罗统生储盖组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
2 |
E.Vik.O.R.Heum
,刘成根,杭文艳;挪威中部陆棚哈尔腾浅滩地区浅层天然气形成的机制:深部储层泄漏[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5年03期 |
3 |
王一刚,刘划一,文应初,杨雨,张静;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规律、勘探方法与远景预测[J];天然气工业;2002年S1期 |
4 |
曾德铭;王兴志;王思仪;;溶蚀在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演化中的意义[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5 |
席文艳;谭秀成;彭军;曾令平;刘岩;李明波;赵树海;;黄龙场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相及其储层控制作用[J];断块油气田;2008年04期 |
6 |
王旭,王国司,赵黔荣,叶德胜,喻义光,周棣康,黄筑德;贵州西部六盘水地区天然气远景评价[J];贵州地质;1997年04期 |
7 |
胡森清;;川东北地区普光构造飞仙关组储层孔隙演化与成藏关系分析[J];南方油气;2004年03期 |
8 |
马永生;牟传龙;郭彤楼;谭钦银;余谦;;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J];矿物岩石;2005年04期 |
9 |
王改云;王英民;韩建辉;张雷;廖飞燕;;松辽盆地北部浅层层序格架中的储盖组合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9年02期 |
10 |
熊建华;施豫琴;过敏;;构造挤压在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异常高压中的作用[J];矿物岩石;2010年03期 |
11 |
罗冰;谭秀成;刘宏;李凌;夏吉文;邹娟;海涛;;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成因机制分析[J];沉积学报;2009年03期 |
12 |
易小林;潘雪梅;胡伟光;;PG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综合预测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08期 |
13 |
姜志刚;王红菊;;平庄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14 |
郭飞飞;王韶华;孙建峰;陆俊泽;王修平;;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年03期 |
15 |
郭岭;郭峰;姜在兴;周浩伟;;MVE裂缝预测技术在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1期 |
16 |
刘旭;;川西南五指山-美姑地区成藏条件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
17 |
申立春;;济阳坳陷天然气成藏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06年S1期 |
18 |
何绪全;测井新技术在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产能预测中的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2年04期 |
19 |
王民;卢双舫;李吉君;薛海涛;宋建阳;;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气藏两种气源生气史及相对贡献[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年02期 |
20 |
祝总祺;论油气藏定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及有关参数[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