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电磁法在航磁异常地面查证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采用加拿大凤凰公司生产的多功能电法仪V8在内蒙古格朔山-宁夏石嘴山地区进行航磁异常的大地电磁测深查证,采用先进的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对该地区大地电磁(AMT/MT)剖面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较为可信的区域地壳电性结构。同时结合前人的地质研究成果,发挥大地电磁方法的优势,对该区域的磁异常查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磁异常体位置进行了推测,对该地区的磁异常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首先介绍了内蒙古格朔山-宁夏石嘴山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情况,对该区域的重力、磁法异常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且简单介绍了大地电磁信号处理流程。
对于剖面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和解释是本文的重点之一。通过分析电测深曲线可了解地下电性结构特征,Bostik法是基于大地电磁测深曲线低频渐近线的性质将视电阻率随周期变化的曲线变换成真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利用变换后曲线的导数的极值点位置,还可大致确定分界面的深度,该方法具有计算公式简单,反演速度快的特点,还能较直观地揭示地下电性结构;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一维Bostik变换并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了解了主要构造的电性特点,为剖面的电性解释提供了基础。
对反演模式的选择,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反演方法,然后采用了一维Occam反演方法和二维NLCG反演方法对沿剖面的资料进行了反演计算,得到了剖面的地壳二维电性结构。
以二维电性结构为重点,并根据二维反演的结果,结合该区域重力、磁法异常特征,分析该区域的构造及磁异常情况,推断出三个断层,其中两个与已知吻合。推测出磁异常体位置,位置与区域异常中心基本吻合,判断为引起区域磁异常的主要因素。
最后,以该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为背景,结合区域异常情况,对该区域的矿产资源远景进行了分析。
|
|
|
|
1 |
刘红松;应用航磁异常发现珍珠岩矿[J];物探与化探;1986年05期 |
2 |
舒孝敬;;茶陵-永兴盆地南缘航磁(△T)异常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J];铀矿地质;1988年03期 |
3 |
王涛;徐鸣洁;王良书;刘绍文;胡旭芝;;鄂尔多斯及邻区航磁异常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
4 |
杨明慧;王嗣敏;郑晓凤;王金秀;白桦;曾鹏;;华北克拉通南部及邻区航磁异常特征与构造分区[J];地质论评;2009年06期 |
5 |
焦建五;;一种连续模型二维地电构造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0年01期 |
6 |
陈清礼;禹金营;;增加频率点数提高MT的反演效果[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06期 |
7 |
李爱勇;朱春生;杨生;;南京汤山温泉形成条件探讨[J];矿产勘查;2010年06期 |
8 |
孟昭和
,许德树;七虎林河拗陷深部地质因素的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
9 |
陈高;姚治龙;夏训银;刘俊昌;胡玉平;徐新学;;大地电磁测深在岩相划分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油气;2003年03期 |
10 |
张全胜;王家映;杨生;朱春生;;新疆北天山推覆带大地电磁测深应用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06年01期 |
11 |
许建荣;柳建新;李爱勇;杨生;刘海飞;瓮晶波;;水域大地电磁测深中水体对电磁场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2 |
刘伟;刘国兴;韩江涛;;关于西拉木伦河断裂东延走向的研究——来自于MT资料的证据[J];世界地质;2008年01期 |
13 |
孟昭和;逊克县×××铁多金属矿床的发现[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
14 |
王纪恒;;关于磁异常化极的若干体会[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3年04期 |
15 |
段成龙;略论攀枝花式铁矿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四川冶金;1999年06期 |
16 |
张家声,李燕,韩竹均;青藏高原向东挤出的变形响应及南北地震带构造组成[J];地学前缘;2003年S1期 |
17 |
马晓冰;孔祥儒;刘宏兵;闫永利;;青藏高原东部大地电磁测深探测结果[J];中国科学D辑;2001年S1期 |
18 |
詹艳,赵国泽,王继军,汤吉,陈小斌,邓前辉,宣飞,赵俊猛;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弧形构造区地壳电性结构探测研究[J];地震学报;2005年04期 |
19 |
高景宏;佟铁钢;强建科;李永兴;;开封凹陷区地热资源大地电磁测深研究[J];物探与化探;2010年04期 |
20 |
;安徽淮北某地磁法找磁铁矿实例[J];地球物理勘探;1966年0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