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断层泥孔段孔壁失稳及泥浆技术对策研究
【摘要】: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汶川发生了举世震惊的8.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为了研究地震的发震机理以及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报,国土资源部会同科技部和中国地震局组织实施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的研究内容,是在龙门山北川—映秀断裂及龙门山前缘安县—灌县断裂附近实施5口科学群钻的基础上,开展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岩石力学、化学物理、地震物理、流体作用和流变学等多学科研究。对大地震和复发微地震的源区进行多学科观测和测试,揭示控制断裂作用及地震发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综合地球物理测井、岩心以及通过主动震源地震成像和观测,识别活动断裂各种构造要素,测量断裂破坏带的宽度和破坏强度,确定断裂的构造属性。并在孔内安放仪器,建立长期的地震观测站。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在孔深585米时钻遇断层泥,孔壁严重失稳,先后两次发生恶性卡钻事故,迫不得已进行侧钻,严重制约了整个项目的进度。
无论是从事地质岩心钻探,还是从事石油钻井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过去几乎都没有在大地震发生不久后在断层泥地层钻探取心的经历。在WFSD-1孔钻探施工中,解决断层泥地层取心钻进问题,对钻探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个新课题。
对断层泥孔段孔壁稳定性基本力学机理、孔壁破坏准则、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的计算以及影响孔壁稳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断层泥的物质组成及其理化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得出断层泥的原始含水率较低、分散性很强、渗透率很低及吸水易膨胀的结论;同时也通过试验测试了断层泥在原始含水率状态及风干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断层泥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抗剪强度,得出断层泥的含水率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急剧下降。
通过对断层泥孔段孔壁稳定性基本力学机理的分析,以及对断层泥的理化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试验测试研究等,提出了断层泥钻探面临的问题,即:
(1)高地应力引起断层泥发生塑性流动,从而使得钻孔缩径;
(2)断层泥吸水发生体积膨胀引起钻孔缩径;
(3)由于断层泥的强粘滞性以及强分散性,容易发生压差粘滞卡钻。针对上述三点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解决思路及泥浆技术对策,即:
(1)提高泥浆的比重,增大泥浆液柱压力来平衡高地应力;
(2)降低泥浆的失水量且实现泥浆低渗透性,来抑制断层泥吸水膨胀;
(3)提高泥浆的润滑解卡性能,使其在钻进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发生卡钻时具有一定的解卡性能。
针对提出的泥浆技术对策,专门开发了适应小口径取心钻探并具有稀释成膜特点的的处理剂,并通过大量试验甄选出与之相配伍的其他处理剂,最终研制出了具有良好沉降稳定性、较低失水量和渗透性的高比重低失水低渗透泥浆体系,应用于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为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
|
1 |
王华林,耿杰;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断裂的断层泥分形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中国地震;1996年03期 |
2 |
徐叶邦;;断层泥与断层滑动方式[J];四川地震;1986年01期 |
3 |
曲永新;吴芝兰;徐晓岚;杨俊峰;;抚顺西露天矿浑河深断裂的断层泥及其工程意义[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0年04期 |
4 |
张秉良,向宏发,虢顺民,张晚霞;六盘山东麓断裂断层泥的组构特征及其意义[J];地震地质;2000年01期 |
5 |
林传勇,史兰斌,刘行松,唐汉军,陈孝德;断层泥在基岩区断层新活动研究中的意义[J];中国地震;1995年01期 |
6 |
张秉良,方仲景,段端涛,向宏发;程各庄断裂断层泥显微结构特征及其断裂活动性探讨[J];华北地震科学;1996年04期 |
7 |
胡玲,胡道功,何登发,温长顺;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和吐谷鲁断裂带断层泥分形特征与断裂活动关系[J];地学前缘;2004年04期 |
8 |
冯锦江,胡碧如,牛娈芳,张秉良;四川瀑布沟地区断裂破碎带的物质成分与断裂活动年代[J];地震地质;1988年01期 |
9 |
周瑞光,成彬芳,高玉生,杨计申;断层泥蠕变特性与含水量的关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1998年03期 |
10 |
孙瑛杰,卢演俦,尹功明;沂沭断裂带大水场剖面断层泥的ESR年代学研究[J];地震地质;1999年04期 |
11 |
张秉良,林传勇,史兰斌;香山-天景山断裂断层泥显微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2年03期 |
12 |
刘晓红,方亚如,蔡戴恩,李纪汉,郝晋升,耿乃光;海原断裂带断层泥摩擦特性的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1986年03期 |
13 |
张秉良,何昌荣,刘行松;云南小湾断层泥矿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科学;2000年02期 |
14 |
徐叶邦;安宁河活动断裂中断层泥扫描电子显微结构组合特征与断层活动方式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1988年03期 |
15 |
俞维贤,何蔚,向才英,毛玉平;建水地区主要断裂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特征及其断裂活动[J];地震研究;1998年02期 |
16 |
李纪汉,刘晓红,蔡戴恩,方亚如,郝晋升,耿乃光;红河断裂带断层泥的摩擦特征[J];地震研究;1986年05期 |
17 |
张秉良,方仲景,虢顺民,向宏发,计凤桔;云南某工区F_1断裂断层物质特征及其意义[J];华南地震;1993年04期 |
18 |
张秉良,刘桂芬,方仲景,林西生,郑乃宣;云南小湾断层泥中伊利石矿物特征及其意义[J];地震地质;1994年01期 |
19 |
张秉良,梁小华,蒋溥;香山天景山断裂带断层泥的微观研究及工程地震评价中的意义[J];工程地质学报;1996年03期 |
20 |
张秉良,向宏发,姜光熹;X光组构仪在活断层研究中的应用[J];地震地质;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