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矿致异常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本论文选题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火山岩盖层下找矿技术攻关研究”子课题:地球化学矿致异常定量评价方法研究。由于火山岩盖层对矿体的封闭作用,对成矿元素的向上扩散和微渗透作用具有很强的阻滞能力,使传统地球化学异常的评价解释变得非常困难。要突破传统,就需要应用新理论、新方法,除了要加强深穿透地球化学等新的化探技术方法研究以外,从数学地质和地质统计学角度,应用现代非线性科学的最新成果,对化探异常的再评价,再解释,进一步挖掘化探数据中蕴含的成矿信息无疑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本论文研究区是西藏洞嘎普铜矿勘查区,论文从地球化学矿致异常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出发,利用多种现代数学方法和非线性分析方法,挖掘化探数据蕴含的成矿弱异常信息。首先利用人工免疫算法构建了地球化学数据降噪模型,对地球化学元素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以此消除特高值带来的屏蔽及剔除假异常;其次,根据盲源分离算法建立反演化探数据元素组合模型,以此确定地球化学成矿元素组合;然后,利用分形含量面积法确定地球化学单元素及元素组合的异常下限,再利用分形含量梯度法圈定异常浓集中心,进而确定异常分带性;最后,将元素分带特性研究与研究区地质特征相结合,对比单元素异常图及组合异常图,对研究区的地球化学元素作出异常分类和异常评价解释。本论文的研究将为火山岩盖层下的化探找矿技术方面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
(1)论文在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方面采用了多种非线性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将地球化学数据看成是符合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而带来的不合理性,以及传统上将地球化学元素分布曲面看成是连续光滑曲面的不科学性。
(2)采用人工免疫理论对地球化学原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剔除了特高值带来的屏蔽和假异常,使数据更具有效性。
(3)由于地球化学元素分布曲面是分形曲面,因而本论文通过分析多种分形方法,使用了将陈秋明的含量-面积模式及谢和平的投影覆盖法结合并改进的分形含量面积法来确定异常下限,并用分形含量梯度法确定异常浓集中心,以此圈定异常分带。
(4)论文首次尝试将盲源分离技术用于地球化学领域中,即将盲源分离理论中的FastICA算法应用于地球化学数据寻求区域地球化学矿化元素组合之中,形成一套表生地球化学自动求取元素组合的方法模型,从而反演出地球化学各元素组合特征。
(5)论文开展了非线性科学与高新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新方法的研究,为多尺度地球化学异常圈定及深部成矿预测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选题不仅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而且所提出的具有扎实工作基础的研究方案将为现有的化探工作提供有益补充。
通过研究,在MAPGIS下建立了地球化学异常圈定系统,对西藏自治区洞噶普铜矿的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资料进行处理后,绘制了测区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图和组合异常图,并进行了异常解释评价。经过验证于测区内共划分出4个异常,其中甲(1)类异常2个,编号为Ht-甲(1)-1,Ht-甲(1)-2;甲(2)类异常1个,编号为Ht-甲(2)-1;乙类异常1个,编号为Ht-乙-1。所划的异常整体分布反映的元素套叠状况、异常强度均反映了测区的实际状况。异常与目前发现的矿体、矿化体吻合。异常完整、闭合好,表明异常属于矿致异常。其中Ht-甲(1)-1异常与Ⅲ号强矿化带吻合,Ht-甲(1)-2异常与Ⅳ号矿体吻合,Ht-甲(2)-1异常位于③号韧性剪切带上盘,与2004年发现的Ⅴ号矿体关系密切。
|
|
|
|
1 |
张磊;申维;;分形方法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地区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确定中的应用[J];地质通报;2009年Z1期 |
2 |
孙忠军;;矿产勘查中化探异常下限的多重分形计算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年01期 |
3 |
唐朝永;易慧;;VBA和MapGIS在化探异常解释评价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8年04期 |
4 |
申春生,魏家珍,张振勋,鞠华培;壤中气汞前兆观测及其应用前景[J];地震;1993年04期 |
5 |
龚庆杰,张德会,韩东昱;一种确定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简便方法[J];地质地球化学;2001年03期 |
6 |
史长义;;异常下限与异常识别之现状[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5年03期 |
7 |
A.J.辛克莱;吴奇石;;应用概率图解确定地球化学数据异常下限的方法[J];地质与勘探;1975年02期 |
8 |
顼魁辰;化探找金中背景值异常下限确定及异常评价问题的探讨[J];黄金地质;1992年04期 |
9 |
刘二永,郭科,唐菊兴,杨林美;分形技术用于查证化探异常[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0 |
王宝珍;;间隙统计法在识别地球化学异常下限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2年03期 |
11 |
陈聆,魏友华,郭科;用含量面积法确定深切割地区地球化学异常[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12 |
黄厚辉;郭科;唐菊兴;;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异常下限确定方法[J];地质找矿论丛;2007年04期 |
13 |
杨大欢;郭敏;李瑞;周明文;余德延;;一种求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新方法——含量排列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9年02期 |
14 |
张慧玉;范俊杰;韩先菊;;TM遥感异常信息定量提取方法研究——以东黑刺沟金矿区为例[J];黄金;2009年12期 |
15 |
曾玉祥;;盲提取在地球化学异常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16 |
陈灏;徐刚;;基于Mapgis平台的含量-面积法的化探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9期 |
17 |
杨茂森,黎清华,杨海巍;分形方法在地球化学异常分析中的运用研究——以胶东矿集区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7期 |
18 |
刘书生;丁俊;张林奎;张斌;石洪召;;云南麻栗坡地区成矿元素的多重分形特征与成矿预测[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9年03期 |
19 |
石文杰;魏俊浩;王启;张德才;刘国春;于海涛;陈冲;;分区上异点校正法在干旱地区1∶5万地球化学异常圈定中的应用:以我国西北某地区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1期 |
20 |
肖克炎;徐金芳;严光生;黄文斌;宋国耀;陈郑辉;;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析GIS系统及其应用[J];地质论评;2000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