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管道横穿滑坡相互作用大尺度模型试验研究

刘金涛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管道运输油气资源的作用越来越大。输气管线是大型的线性工程之一,沿途将不可避免地穿越各种地貌单元,遇到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对油气管道的运行安全影响突出。本文以人工诱发滑坡为研究对象,重在研究对横穿滑坡体的管道应力、变形的影响及滑坡与管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经济合理地治理此类灾害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论文简要介绍了管道-滑坡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本次大尺度模型试验的必要性意义。经过大量现场实例调查及小型滑坡模型模拟的探索,给出了大尺度模型试验的设计方案和相关物理力学参数。所建大尺度试验模型实际长度约15m,宽度约13.8m,坡体厚度最大约5.2m,方量约1080m3,滑床倾角约20°,管道埋深1.5m,管道穿越滑坡区宽度约11.7m。 通过研究,首次系统地阐述了管道横穿滑坡大尺度模型试验的实施控制过程,包括滑坡体、管道的填筑铺设等。获得了试验不同阶段滑坡的变形破坏特点、管道的应力特征、管道应力的计算方法、滑坡与管道受力和变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实际大尺度模型建立了FLAC3D三维数值模型,对天然滑坡体及有管道横穿的滑坡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进一步分析了滑坡和管道的应力、变形特点及稳定性,并与大型模型试验的相关结果进行了对比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大尺度模型试验结果的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结合滑坡治理方法和经验总结,初步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灾害治理措施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方山耀;;巴东新县城西三路连接线居民区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桩设计实例[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5年04期
2 张友谊;胡卸文;朱海勇;;滑坡与降雨关系研究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07年01期
3 匡桂荣;;GPS在滑坡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4期
4 黄帮芝;程丽;;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头道河Ⅲ号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3期
5 赵勇刚;刘江;;瞬态面波剖面法在滑坡探查中的应用[J];陕西煤炭;2008年01期
6 傅唯一;罗上强;;声波测井在勘察滑坡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10年01期
7 陈拥军;;云县下江边村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8 金永;王立花;唐绍琴;;人工挖孔抗滑桩施工常见安全事故及其预防[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10期
9 胡黔;顾广贤;;浅谈山脚树矿矿区地质灾害及治理方案[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4期
10 彭波;;我国滑坡灾害成灾因素及防御浅议[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1 秦瑞森;余哲;;南山滑坡机理及稳定性研究[J];山西煤炭;2010年12期
12 张东明;李剑锋;田贵维;刘光鹏;;基于GIS和RS的重庆市滑坡遥感解译[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2期
13 裘家骙;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锚杆加固机理初探[J];化工矿物与加工;1982年03期
14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把关河滑体处理课题组;把关河石灰石矿2~#滑体的分析与处理[J];非金属矿;1984年02期
15 宫东峰;;论大湖金矿滑坡体下矿石回采的可行性[J];工程设计与研究;1996年03期
16 葛卫翔;城门山铜矿南部Ⅰ区边坡加固方案的探讨[J];江西有色金属;2002年01期
17 王国强,关峰,吴道祥,刘洋,张虎平;宁国市中溪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5期
18 李毅,徐文杰,张玉池,刘川宁;那勤滑坡特征及成因[J];矿产与地质;2004年05期
19 陆付民;;滑坡变形监测点的布设原则[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4年01期
20 廖红建,盛谦,高石夯,许志平;库水位下降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满潮;崔政权;姚爱军;王旭春;;三峡库区滑坡研究新进展[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海琴;王法岭;王光勇;;地表深孔预注浆加固滑坡体[A];地面岩石工程与注浆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3 宿文姬;;梅河高速公路K110滑坡成因探讨[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马军;张福国;胡瑛;贺廷树;;论降水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5 陈斌;林森;;引张线在杭金衢高速公路滑坡监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自生;孔纪名;;试论沟谷型滑坡流态化问题[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边坡变形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7 张建波;;浅析滑坡对铁路线路的影响[A];河南省铁道学会2007年学术活动月优秀论文选集[C];2007年
8 张建波;;浅析滑坡对铁路线路的影响[A];河南省铁道学会2007年学术活动月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孙帮文;焦向阳;;滩坪滑坡防治工程大截面抗滑桩施工技术[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10 周训华;彭小平;漆小秋;;某高速公路滑坡岩土工程监测成果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文祥;岩质边坡稳定性模糊分析及耒水小东江电站左岸滑坡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申永江;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效果评价与优化设计[D];浙江大学;2009年
3 杜娟;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戚国庆;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5 熊庭;绞吸式挖泥船管道加气输送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胡高社;巨厚松散层高陡斜坡的形成机理及其防治工程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曾裕平;重大突发性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8 陈烁烁;可控多分枝管道阳极氧化铝:制备和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朱志刚;北京双大路碎裂岩质滑坡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张友谊;不同降雨条件下峡口滑坡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涛;管道横穿滑坡相互作用大尺度模型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杨黎;基于遥感判释的滑坡泥石流空间分布与成因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孙岩松;空间多排锚拉桩支护设计[D];贵州大学;2008年
4 李亚平;预应力锚拉抗滑桩受力特性有限元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5 陈刚;武罐路阳坡里滑坡与隧道的相互作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任际周;基于次声波技术的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段彦超;不同开挖方式条件下滑坡体的稳定性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杨俊锋;唐家山堰塞湖库区马铃岩滑坡体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赵劲草;实际海浪环境下大尺度模型试验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范余敏;高速公路滑坡动力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段彬 通讯员 屈会峰;丹凤受滑坡体威胁 八万群众安然无恙[N];陕西日报;2010年
2 本报通讯员 陈智 本报记者 罗会江;穿越唐家山[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3 记者 曹磊;北川滑坡地段应急排危成功[N];四川日报;2010年
4 付剑均 通讯员 李勇 王小俊;秭归连续5年地灾零伤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5 石濡华 胡国礼 喻斌;筑牢“防滑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6 记者 宋克顺 通讯员 黄治荣 石濡华;为了八万群众安全[N];湖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锦 陈圣强;无处安放的集镇[N];陕西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正端;锁住滑坡体:抢在156米蓄水之前[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9 叶仕海王军;柴坪镇扎实做好抗震排危工作[N];商洛日报;2008年
10 许培军通讯员 李勇;高科技确保秭归库区安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