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双相介质多波AVA正演模拟与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

肖龙斌  
【摘要】:当前油气预测中,储层地球物理学理论占有重要的作用。它以地震技术综合岩石物理等实验理论,对储层的物性、空间展布、流体分布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定性或定量地对储层进行描述和评价。大量岩石物理学研究结果已证实,利用双相介质模型作为储层的介质模型假设将更加符合储层的客观规律,有望提高储层预测、流体识别等的精度。多波叠前反演以多波振幅信息为基础,为储层预测提供直观的岩性参数。本文在双相各向同性介质振幅特征方程的基础上,分析四类含气砂岩界面产生的AVA特征,并分析影响叠前AVA反演精度的因素,即参数敏感性分析。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以下几方面: 1)在参考众多研究AVA技术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整理了4种界面情况下双相介质振幅特征方程的精确公式。建立了一套将常规岩性参数(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孔隙度、流体属性)转化为在双相介质理论中的弹性参数的公式转化方法,使双相介质模型的实际应用成为可能。 2)编写程序,建立双相介质模型,正演出了储层顶底界面AVA特征曲线,并与单相各向同性介质条件下的振幅特征方程(Zoeppritz方程)中AVA特征曲线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特征上的的差异。通过正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流体的存在及慢纵波的产生,使得地震波的能量在界面处的分配规律与单相介质有明显的不同。 3)应用双相介质理论正演孔隙度极小的致密砂岩界面的AVA特征曲线。通过对比单相各向同性介质AVA特征曲线验证双相介质AVA正演算法的正确性。同时也说明了单相介质只是双相介质的特殊情况。 4)在双相介质精确振幅特征方程的基础上,正演了四类含水和含气砂岩顶底界面产生的AVA曲线,进行AVA特征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利用AVA响应检测油、气、水的直接标识。 5)通过固定岩性参数,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的正演测试方法来分析各岩性参数和储层参数对AVA特征的敏感性。可以科学地帮助优化反演参数和设计合理的反演算法。因此测试参数的敏感性,在整个AVA反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韩华,章梓茂,汪越胜,魏培君;双相介质波动方程孔隙率反演的同伦方法[J];力学学报;2003年02期
2 席道瑛,张斌,易良坤,李娟;双相介质中应力波的衰减规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3 徐文骏,王跃;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双相介质)物性参数的反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年05期
4 魏培君,章梓茂,韩华;双相介质参数反演的遗传算法[J];固体力学学报;2002年04期
5 邵才瑞,张福明,李洪奇,宁书年;井筒声场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3期
6 杜思耕,何坚,赵晓平,李雪敏;叠前双相介质属性反演技术在塔中碳酸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河南石油;2004年04期
7 刘克安,刘宏伟,郭宝琦,管叶君,高兴有;二维双相介质波动方程孔隙率反演的时卷正则迭代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年03期
8 郭建;一种有限元快速算法[J];石油物探;1991年02期
9 韩华,章梓茂,魏培君;二维双相介质多参数反演的同伦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8期
10 刘克安,刘宏伟,郭宝琦,管叶君,张向君,高兴有;双相介质二维波动方程三参数同时反演的时卷正则迭代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年05期
11 杨双安;张会星;;双相介质中地震波能量提取方法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2 陈春雷,苏中启;双相介质包围的固体圆柱中声波场的理论求解[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3 韩华,章梓茂,魏培君;用同伦方法反演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参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14 张宏图,王锐;双相介质中椭圆夹杂的平面本征应变问题[J];中国科学A辑;1985年10期
15 张聿文,刘学伟,李海鸥;基于单相与双相介质拟海底反射的AVO研究[J];石油物探;2004年03期
16 杨双安;宁书年;张会星;姜铁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预测瓦斯的研究成果[J];煤炭学报;2006年03期
17 高飞;非局部弹性中双相介质螺位错的表面位错模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18 郭建;;双相介质中 P 波波场的有限差分模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年02期
19 张璐,印兴耀,孙成禹;双相介质的AVO正演模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20 徐文骏,郭建;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弹性波的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霞;崔志文;王克协;;Maxwell流体饱和双相介质中的弹性波[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尚旭;牟永光;;双相介质分界面上波的反射与透射[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董和风;王克协;;水平分层双相介质包围的流体井中弹性波场的数值模拟[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张金强;牟永光;;波在弹性固体-双相介质分界面上的散射及其应用[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张聿文;刘学伟;姚长利;;基于单相与双相介质拟海底反射(BSR)的AVO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尚旭;牟永光;;双相介质中有限元地震模型[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7 胥帆;牟永光;;双相介质地震渗透率反演方法初探[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杨双安;宁书年;张会星;姜铁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预测瓦斯的研究成果[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9 张碧星;王克协;;各向异性双相介质地层中多极源声波测井理论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0 李清河;周民都;张元生;;层状双相介质的合成地震图及在岩性勘探中的应用[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云;各向异性及双相介质弹性波正演模拟与波场特征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许多;双相介质储层参数非线性反演[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3 邹文;基于地震资料的流体识别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4 肖富森;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赛民;基于边界保持块约束叠后波阻抗及叠前AVA三参数同步反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雍学善;提高地震储层预测与建模精度的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6年
7 张碧星;各向异性介质地层流体井孔中多极源声测井理论和数值研究[D];吉林大学;1994年
8 巴晶;复杂多孔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9 王者江;基于BISQ机制的三维双相正交介质正演模拟及传播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子顺;宽频带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龙斌;双相介质多波AVA正演模拟与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田禹;煤岩双相介质弹性波场数值模拟[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吴淼男;双相介质中导波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杜艺可;双相介质中地震波衰减特性研究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孔选林;饱和流体多孔介质中多波叠前联合反演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吴尚尉;多波叠前AVA反演中的混沌遗传优化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史运华;多波叠前AVA参数反演方法及精度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唐磊;基于改进BISQ机制的双相介质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及频散校正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李伟;多波叠前AVA反演中的改进模拟退火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彭传正;基于改进BISQ机制的双相介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VAYA将在亚太投资八千万美元[N];中国电子报;2000年
2 小迪;AVAYA将在亚太地区投资8000万美元[N];通信产业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杨磊;AVAYA世界杯东风能借多久[N];中国经营报;2002年
4 记者 于扬;AVAYA牵联想卖Cajun交换机[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5 ;AVAYA公司全面亮相国际金融展[N];科技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洪峻;AVAYA做因特网上文章[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李鹤琳 编译;AVA公司艺术品推销方式挺奏效[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李伟;AVAYA SYSTIMAX落户邮政系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9 良晨;理财热线提供个性化服务[N];金融时报;2000年
10 ;AVAYA诠释企业通信三大技术方向[N];人民邮电;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