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张贝  
【摘要】:地质公园是以珍奇稀有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集地质科普、生态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自然公园。通过建立地质公园这一方式,切实对地质遗迹进行保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较为行之有效的做法。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多样、地质遗迹分布广泛、种类齐全,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地质遗迹资源大国之一。目前,我国地质公园正处于建设与开发的上升时期,截至2011年底,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共计218家,这些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地学知识的普及、当地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四川省目前有国家地质公园16家,约占全国国家地质公园的7%。地质公园数量已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开发的最大省份。加之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典型的地质地貌、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类型,使其在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开发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意义不言而喻。从以往地质公园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来看,地质公园的发展必须采取保护性开发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确立的较为成功的建设开发模式亦对我国其它地质公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 论文是在对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和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具体实例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总结概括了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及其总体特征,并对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对影响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所遇到的保护、开发及管理等几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参考借鉴国外地质公园建设先进经验,进而对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提出了“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合理制定政策并加强落实”、“完善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建立地质公园专项基金”、“构建全省地质公园网络”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全文共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第二部分主要从宏观上对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和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的出现和发展历程进行把握,通过对背景资料的深入分析,重点对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和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过程和目的意义进行总结与概况。 第三部分主要在了解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的总体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现阶段内所取得的成效。 第四部分重点针对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的特殊背景,找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根源。 第五部分针对四川省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外地质公园的成功经验,提出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六部分主要以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当前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思考,在理论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上提出了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实施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逊,赵汀;中国地质公园地质背景浅析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J];地质通报;2003年08期
2 康战渠;;国家地质公园修建性规划编制工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资源导刊;2013年06期
3 丁华;董风;岳丹;;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相关利益主体研究——以翠华山和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4 蒋素梅;余绍华;;论云南玉龙黎明-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价值的提升[J];旅游研究;2011年03期
5 胡炜霞;吴成基;;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泛化[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6 后立胜,许学工;国家地质公园的内涵及其价值特征[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年01期
7 刘家仁;地质公园及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J];贵州地质;2004年01期
8 后立胜,许学工;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5期
9 姜建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圣地 共同财富[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1期
10 韩晋芳;武法东;田明中;李维;江泳;;黄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S2期
11 王凯;李峰;刀艳;;中国地质公园发展动态及存在问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6年02期
12 何小芊;王晓伟;熊国保;刘宇;;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6期
13 李红军;我国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Z1期
14 韦京莲;;中国北方的喀斯特——房山世界地质公园[J];地球;2020年09期
15 彭小云;;地质公园需回归本源[J];国土资源导刊;2013年02期
16 冯在敏;刘洪亮;王元波;姚英强;袁野;董国亮;;青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12年03期
17 弓晓鹏;张爱国;张丽蓉;;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分布规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05期
18 白凯;;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结构研究:一个量变开发的视角[J];资源科学;2011年07期
19 陈安泽;;《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的关键[J];地质通报;2010年08期
20 杨旭;陈建强;颜乐;;黑龙江镜泊湖国家地质公园资源特点及保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蕾蕾;;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与科学意义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9届年会暨北京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柏林;;安徽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景观和公园建设思考[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3 雷芳;邱卫林;;江西省地质公园管理运营模式研究[A];抚州社会科学——抚州市第四次优秀社科成果专辑[C];2011年
4 李同德;;国家地质公园的实践为国家公园提供宝贵经验[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9届年会暨北京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姚宏;高宝荣;吴成基;;建立黄土世界地质公园,促进黄土地貌保护和利用[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5届年会暨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双应;岳书仓;吴云霞;柏林;;论国家地质公园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策[A];全国第17届旅游地学年会暨河南修武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同德;;关于地质公园的两个问题的讨论[A];全国第17届旅游地学年会暨河南修武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邢乐澄;柏林;;论地质公园的经营与管理[A];全国第18届旅游地学年会暨广西贺州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殷继成;王学廉;;试论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目标与挑战[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3届年会暨二连恐龙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附录:关于加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3届年会暨二连恐龙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1 刘训;程慧敏;;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分类、分区及有关建议[A];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六集[C];2009年
12 羽林鹏;张小青;;陕西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发展思考[A];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六集[C];2009年
13 王连勇;齐新华;冯丽丽;;“地球日”活动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宣传促销中的应用探析[A];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六集[C];2009年
14 白凯;;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结构研究:一个量表开发的视角[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5届年会暨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5 陈安泽;;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泰宁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6 侯华丽;王素萍;;国外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A];地质工作战略问题研究——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5年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17 袁建国;康战渠;;加强地质公园管理 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多家管”不如“一家管”[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2届年会暨铜仁市地质公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旅游地学论文集第二十四集)[C];2017年
18 杨振之;胡海霞;周培培;;地质公园如何处理好地质与旅游的关系及芒砀山地质公园、日月湖矿山公园旅游发展建议[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0届年会暨芒砀山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9 尤宝军;郭婷;;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申报与建设启示[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9届年会暨北京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0 马骢;翟林;;推广地质公园 创新科普教育——以香港地质公园导赏员推荐制度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9届年会暨北京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佳;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及分类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蔡胤璐;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
3 王艳红;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何哲峰;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5 孙建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6 李洋;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7 陈俭;崇明岛都市型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张春慧;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高宏;中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高燕;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滨海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11 李翠林;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12 赵梅红;基于地质景观特性保护的游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13 杨更;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成因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14 董茜;社会资本视角下地质公园社区参与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15 李发明;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19年
16 董瑞杰;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7 程驰;广西桂平白石山丹霞地貌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18 胡能勇;湖南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资产化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9 彭和求;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与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0 雷彬;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贝;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左静;陕西省国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3 林灵生;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价值的定量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丁镭;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与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5 冯浩;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特征及现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6 石泉;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资源再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高媛;国家地质公园评价与保护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8 杨望暾;国家地质公园总体开发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9 赵伟;山西陵川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阿如罕;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及评估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11 吴正奎;官鹅沟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测评及发展策略探讨[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12 王海生;基于多中心理论的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3 许振北;地质公园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年
14 赵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中勘界问题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5 余珍风;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研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6 乔晓红;地质公园与属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7 顾永顺;国家地质公园产品开发与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8 王爱民;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法治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9 余菡;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20 刘维丽;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整合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张晓敏 通讯员 王建伟;我省又添国家级地质公园[N];山西日报;2016年
2 康战渠;地质公园修建规划应把握的几个问题[N];中国矿业报;2013年
3 陈妍凌 整理;国家地质公园知多少?[N];中国环境报;2013年
4 钟秀明 张荣军 李明;地质公园,河南生态建设的亮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记者 林晶 通讯员 郑金龙;我省建成27处省级以上地质公园[N];湖北日报;2021年
6 记者 杜文雅;共享发展经验 建设美丽中国[N];酒泉日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王琼杰;用地质与文化的视野建设地质公园[N];中国矿业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滕艳 特约记者 孙敬 通讯员 雷鸣;推动世界地质公园持续高效发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年
9 张立;地质公园,永远挖不完的“金矿”[N];中国矿业报;2014年
10 黄山地质公园管理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刘一举;地质公园规划面临的新形势与对策[N];中国旅游报;2013年
11 刘一举;地质公园规划面临的新形势与对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12 郝芳;我国已建国家地质公园44家[N];光明日报;2002年
13 小明;长江三峡将建国家地质公园[N];湖北日报;2005年
14 记者 李平;我国新增十九处国家地质公园[N];中国矿业报;2012年
15 主持人 本报编辑 崔熙琳;共寻我国地质公园健康发展的良方[N];中国矿业报;2010年
16 记者 王瑜;《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发布[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17 记者 王瑜;我国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开始[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18 本报记者 于德福;建立地质公园 造福千秋万代[N];中国矿业报;2001年
19 陈静;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开幕[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0 记者 赵凡;地质公园已产生巨大综合效益[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