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气资源分布研究
【摘要】:本文对美国页岩气盆地的成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在一定埋深下由缺氧沉积环境沉积的巨厚页岩可以为页岩气提供气源并作为页岩气的储集层,为典型的“连续性”天然气成藏组合。以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收集并整理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泥页岩发育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储集特征等资料,结合野外剖面观测、室内薄片鉴定以及样品分析测试数据,确定页岩发育层段沉积相标志,研究页岩沉积相类型,建立沉积相模式。根据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页岩的沉积及分布特征、生烃特征等,对研究区页岩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该区具备良好的页岩气成藏能力。下寒武统的页岩有机质含量丰富、有机质类型好、演化程度高(成熟阶段)、脆性矿物含量高。寒武系沉积后,下扬子地区经历了多起构造运动,形成了大量裂缝、整合面和褶皱等,为页岩气储集提供充足的空间。最后通过分析页岩厚度分布范围、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和脆性矿物含量等指标,对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气有利勘探区进行了初步预测。
|
|
|
|
1 |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J];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
2 |
张大伟;;我国页岩气探采与利用路径思考[J];资源导刊;2011年08期 |
3 |
周庆凡;;世界页岩气资源量最新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4期 |
4 |
金秋;;UOP公司膜技术应用于页岩气处理[J];天然气与石油;2010年05期 |
5 |
;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地质与资源;2011年02期 |
6 |
邹礼卿;;页岩气产业化起航[J];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08期 |
7 |
;綦江页岩气开发项目启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年09期 |
8 |
李立;;中国正式实施新型能源页岩气开发[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
9 |
;能源知识[J];中外能源;2011年08期 |
10 |
;美国加强页岩气勘探开发[J];国外测井技术;1996年04期 |
11 |
徐伟民;;下扬子地区青龙群成油特征及油气前景[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8年06期 |
12 |
赵颖弘;地球科学研究的又一新成果——评《下扬子地区火山作用深部过程与盆地形成》[J];出版科学;1996年02期 |
13 |
曾凡刚,包建平,王铁冠;下扬子地区古生界烃源岩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地球化学;1998年03期 |
14 |
郭念发,赵红格,陈红,张维,赵新华;下扬子地区海相地层油气赋存条件分析及选区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15 |
张汝玫;微体古生物学发展的新成果——介绍《下扬子地区牙形刺——生物地层与有机变质成熟度的指标》一书[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3年04期 |
16 |
张汝玫;微体古生物学发展的新成果──介绍《下扬子地区牙形刺》[J];古生物学报;1994年02期 |
17 |
赵俊青,纪友亮,毛凤鸣;苏皖下扬子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学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3期 |
18 |
张虹,戴圣潜,杜建国,吴海权;安徽中部燕山期富钾岩浆岩系的成因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J];地质通报;2004年04期 |
19 |
李占奎,李建国;下扬子地区航磁异常特征与古生界油气远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7年03期 |
20 |
陈胜早;用多层变密度直接反演法研究下扬子地区的岩石圈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198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