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摘要】: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适宜性,是我国国土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国域辽阔,因此不同地区有着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及资源环境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快速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统筹和协调城市发展与有限土地供应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正是当前发展的核心问题,科学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将有力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本文以攀枝花市为研究区,以攀枝花市各区县为评价单元,借鉴二级综合评价模型,从国土空间开发约束条件、现有开发水平和未来开发潜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国土空间开发研究现状,分析了攀枝花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然后参照《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点》(国土资厅函[2017]1282号),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合理选取了18项评价指标,构建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分别计算开发约束条件、现有开发强度以及未来开发潜力三个维度得分值并将其动态加权,得到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值。最后利用ArcGIS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国土空间开发约束条件、现有开发水平、未来开发潜力以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二级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动态加权求和算法可以得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结果;(2)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约束条件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盐边县米易县仁和区西区东区;现有开发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未来开发潜力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3)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攀枝花市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其中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三者占土地总面积的87.55%。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度偏低,人均农村建设用地面积191.70 m~2,超过《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2)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约束条件值介于0.0005-0.2665之间;现有开发水平值介于0.0055-0.3475之间;未来开发潜力值介于0.0554-0.2605之间。(3)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值介于0.3274-0.6085之间,开发适宜性程度分为三级,适宜性一级为东区,适宜性二级包括西区和仁和区,适宜性三级包括米易县和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