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玉龙成矿带北段成矿多样性分析

李志军  
【摘要】: 藏东地区处三江构造成矿带的中北段,构造位置独特,矿产资源丰富。 尽管本区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还从未对本区的成矿多样性特征 进行分析。因此,作者在收集大量地质、矿产、物探、化探数据资料的 基础上,对本区成矿的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探索藏东地区成 矿机理,研究其成矿特征做一些有意义的基础工作。 作者首先对本区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分析,解译本区线性构造、环形构 造。在解译中新发现两条北东向隐伏线性构造,认为对本区构造的发育 以及玉龙斑岩铜矿床的形成均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对解译的线性构造 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建立区域地质背景场。 非线性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技术在矿产资源与 成矿预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 对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分形的方法研究 矿床与断裂的分布关系,提出矿床在断裂带两侧具有分形分布特征,断 裂两侧1-10km是矿床分布的无标度区,5.9km范围内是矿床的集中分布 带;利用地壳升降系数法对本区地壳的升降程度进行分析,并对地层的 含矿性特征进行解释;研究了本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的混沌特征, 并提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的分形改正模型,效果明显。 通过对本区的成矿多样性特征的分析,作者进行了研究区的矿床时间 谱系和空间谱系分析,总结了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 本区的成矿预测模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陶维屏;我国伟晶岩白云母矿床的分布特点及矿脉类型[J];非金属矿;1981年02期
2 肖启明,曾笃仁,金富秋,杨明跃,阳志芳;中国锑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J];地质与勘探;1992年12期
3 李雷,马远;滇西金矿初步研究[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4年06期
4 李孝红;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银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岩土工程界;1999年06期
5 张斌,陈全树,何文平,杨福新;豫陕交界地区钾长石矿产地质特征及开发前景[J];西北地质;2005年02期
6 卢映祥;刘洪光;黄静宁;张宏远;陈永清;;东南亚中南半岛成矿带初步划分与区域成矿特征[J];地质通报;2009年Z1期
7 邵积东;王守光;赵文涛;任亦萍;;内蒙古北山——阿拉善地区重要成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西部资源;2009年02期
8 贾斌;刘世伟;;大兴安岭成矿带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J];矿物学报;2009年S1期
9 翟美珍;安赪光;;内蒙古赤峰北部地区成矿作用及多金属矿床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3期
10 关连绪,李杰美;小秦岭金矿田成矿带新的划分[J];黄金地质;1987年03期
11 董振生,花永丰;湘黔金汞成矿带地球化学特征[J];四川地质学报;1992年S1期
12 杨华,梁月明,王岚;青藏高原东部成矿带地球物理特征分析[J];物探与化探;1988年04期
13 王广瑞;新疆北部与邻区地质及成矿条件对比[J];新疆地质;1994年01期
14 付建明;徐德明;陈希清;马丽艳;程顺波;;钦—杭成矿带(南西段)特征与成矿规律[J];矿物学报;2009年S1期
15 张复新,杜孝华,王伟涛,齐亚林;秦岭造山带及邻区中生代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响应[J];地质科学;2004年04期
16 李观富;闽东地区钼成矿带的基本特征[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17 张德会;乐华—德兴成矿带成矿作用研究的进展、问题及展望[J];地质论评;1998年05期
18 杨玲;;新疆三大成矿带迎来11亿勘查投入[J];化工矿产地质;2008年04期
19 白大明,刘光海;黄岗梁—乌兰浩特铜多金属成矿带区域综合找矿模式[J];物探与化探;1996年06期
20 王见蓶;新疆西天山汗吉尕多金属成矿带找矿前景分析[J];新疆有色金属;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来成;翟裕生;朱成伟;关康;罗镇宽;;花岗岩类侵入体与金矿化关系探讨——以胶东招掖成矿带为例[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正铤;;中国滨海砂矿成矿带[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0)[C];1989年
3 路远发;;青海赛什塘-日龙沟成矿带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4)[C];1989年
4 毛建仁;赵希林;叶海敏;胡青;刘凯;杨芳;;武夷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演化[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5 曾庆栋;刘建明;褚少雄;付国立;于文斌;李泽明;高玉友;李元九;孙燕;周伶俐;段晓侠;张松;王永彬;;西拉沐伦成矿带中生代花岗岩浆活动与钼成矿作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6 余德清;历贤葵;;遥感技术在郴州——邵阳北西向成矿带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初议[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广西西大明山地区新安—那佰成矿带铅锌矿普查[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8 李光明;芮宗瑶;;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年龄研究[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程培生;廖梦奇;;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北段成矿规律初探[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李通国;;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及成矿区带划分[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辉;黑龙江完达山—太平岭成矿带成矿系列与找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杨喜安;滇西羊拉成矿带叠加成矿作用及找矿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胡斌;滇西澜沧江成矿带铜成矿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毛洪江;老挝长山成矿带爬立山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邹海洋;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岩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关键;吉林东南部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张新虎;甘肃省区域构造及区域成矿找矿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解惠;内蒙古阿尔山成矿带有色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背景与成矿构造动力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世平;新疆哈密地区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及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10 孙劲松;南岭成矿带重磁场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伟;吉南—辽东成矿带找矿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忠伟;新疆东准卡拉麦里成矿带金铜矿产资源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陈广宇;鸭绿江成矿带西南段成矿特征及预测[D];吉林大学;2013年
4 宋亮;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成矿系列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吕立娜;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富铁与铜(金)矿床模型[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6 廖凤鸣;苏巴什—西若铁成矿带成矿建造与含矿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7 常兴国;黑龙江伊春—延寿成矿带铅锌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郭晓东;太平岭成矿带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9 徐峣;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三维速度结构模型及深部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李建力;西藏班—怒成矿带西段尕尔穷铜金矿预测工作区遥感成矿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维;黑龙江地勘局凸显找矿主力军作用[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记者 刘兰宁 通讯员 陈刚;重庆强化优势矿产资源勘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涂义宏;“解剖麻雀”找大矿[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腊平 特约记者 姜宏汝;沉默的芝麻已开门[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刘承国 齐培松 本报通讯员 卢和举 何卷新;五夷若无重大突破 无颜见江东父老[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6 记者 王建 通讯员 陈明;黑龙江:三大成矿带理出40条找矿线索[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7 邱宏喜 吕广臣;招平成矿带探获金资源量60余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8 记者 巴桑次仁;我区地质找矿成果丰硕[N];西藏日报;2010年
9 刘维;黑龙江地勘局凸显找矿主力军作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10 记者 荣思远 庞颖;我国重要矿产有较大资源潜力[N];中国黄金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