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井录井资料综合解释与评价系统
【摘要】:
自从录井技术诞生至今,许多中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录井资料的解释与评价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录井资料的综合解释与评价奠定了基础。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录井资料以及测井资料的解释与评价的许多方法和技术开创性地、有针对性地应用于录井资料的综合解释与评价中。文中论述了气测、地化资料的校正方法以及录井资料的定量化方法,用来排除一些地质因素的干扰并且使得资料标准统一,以使分析结果更加可靠;流体性质的划分,根据各种参数判别油质标准,以及如何利用地化资料判断含油级别;建立了气测、地化、岩屑、罐顶气和全脱录井资料的单项解释模型;建立了利用费歇尔方法和灰色理论对录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与评价的模型;并成功地设计了录井资料综合解释与评价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综合利用气测录井、地化录井、岩屑录井、岩心录井、罐顶气录井、全脱录井、以及综合录井等方法可以对录井资料进行单项或者多项录井资料的综合解释与评价。
本文提出了把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结合起来认识储层,寻找油气藏,确定油气层位;并且提出了利用费歇尔方法和灰色理论对单项解释评价结果进行最优化处理,以得到最佳的判别结果,增加符合率和正判率。
|
|
|
|
1 |
魏兴华;;录井资料在识别低电阻率油层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7年04期 |
2 |
王向公;王轩然;蒋龙生;胥博文;;利用测录井资料定量评价油水层方法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3 |
潘桂林;徐东旭;张研;;吉林油田录井资料解释评价系统[J];录井工程;2009年03期 |
4 |
遇运良;薛林福;张婷婷;马金苹;刘世翔;;基于录井标记语言的录井资料管理信息系统[J];世界地质;2008年04期 |
5 |
黄贤明;赣东北—闽西北重点片综合解释成果丰硕[J];江西地质科技;1997年01期 |
6 |
王旭日,梁传坤;鄂尔多斯南缘山地推覆构造带地震勘探[J];中国石油勘探;1997年03期 |
7 |
陈军,刘世丽,杨晓兰,武建华,熊家林;LGZ地区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应用研究[J];石油物探;2002年02期 |
8 |
张书瑞;翟阳;罗衍清;张义元;;应用录井资料求地应力剖面[J];录井工程;2003年03期 |
9 |
Craig S.Calvert
,黄冰;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地质建模[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8年06期 |
10 |
罗平;;计算机神经网络技术在综合录井油气层判别中的应用[J];录井工程;1998年02期 |
11 |
张玲,张军,白丽萍,杨德洲,汪亚军,钱存伍,赵国辉;涟阜地区中古生界地层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方法探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4期 |
12 |
夏义平;刘万辉;徐礼贵;郑良合;;走滑断层的识别标志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中国石油勘探;2007年01期 |
13 |
信荃麟;刘泽蓉;侯加根;;薄砂体解释及其成功的应用[J];石油学报;1991年04期 |
14 |
管秀强;裸眼井水淹层测井综合解释方法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15 |
赵慧;周奇;王卓;秦民君;;多参数吸水剖面测井解释方法及资料分析应用[J];国外测井技术;2004年05期 |
16 |
郭栋;;胜利油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6期 |
17 |
王风华;舍玉环;刘小龙;;物探方法在深部煤层采空区勘察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16期 |
18 |
崔大尉;王一;田庆路;刘最亮;齐振洪;;利用地震属性解释煤层冲刷带[J];物探与化探;2011年02期 |
19 |
杨复生;;应用AVO属性叠加剖面的前提条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年03期 |
20 |
胡国亮;;地球物理CT异常的模式识别模型[J];工程勘察;199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