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秀璋,程景平;国内外太古宇中金矿床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兼成因分析[J];地球化学;1994年03期 |
2 |
沈保丰,毛德宝,李俊建;中国绿岩带型金矿床类型和地质特征[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7年04期 |
3 |
彭建堂,戴塔根,胡瑞忠;湘西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地球化学证据[J];矿物学报;1999年03期 |
4 |
赵利青,卿敏,雷时斌,杨卫明,向永生,罗平,牛翠祎;山西堡子湾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成矿预测研究[J];黄金地质;2000年02期 |
5 |
杨建国,黄振泉,任有祥,李智佩,宋忠宝;甘肃北祁连山寒山金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模式[J];西北地质;2003年01期 |
6 |
刘家军,李恩东,龙训荣,郑明华,王奖臻,桑海清;西南天山大山口金矿床中石英~(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及其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1期 |
7 |
万仁虎;铜官山矿田金矿床类型和构造控矿作用分析[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2期 |
8 |
邹继兴;李富平;张双河;赵振春;陈树强;;牛心山花岗岩岩体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
9 |
陈继宇;我国东中部深部重力场特征与金矿床的分布[J];地质与勘探;1983年02期 |
10 |
白桦;前寒武纪地带的金矿床[J];地质科技情报;1984年03期 |
11 |
徐国风
,邵洁涟;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和在世界上的分布[J];地质科技情报;1985年02期 |
12 |
朱奉三
,杨连生
,黄建;中国早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中金矿床地质及成矿作用[J];黄金;1985年06期 |
13 |
Б.И.Беневольский
,侯殿槐;金矿床的预测、普查和评价的原则[J];地质地球化学;1987年12期 |
14 |
А.С.Синдеев;靳香林;;金矿普查方法[J];世界核地质科学;1987年01期 |
15 |
田;;金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模式[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8年01期 |
16 |
周美付;;齐求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J];西北地质;1988年03期 |
17 |
宋焕斌;黄铁矿标型特征在金矿地质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1989年07期 |
18 |
胡正国;;太古宙岩层中金矿床形成的一种可能模式——以潼峪同生构造型金矿床为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
19 |
С.М.Судариков
,В.Ю.Абрамов
,赵佩莲;金矿床水中的铂族元素[J];地质地球化学;1990年03期 |
20 |
古宇田亮一
,SUWIJANTO
,李绍儒;根据遥感预测发现的金矿床[J];黄金地质;1990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