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气溶胶汞污染研究
【摘要】:
汞及其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汞危害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环境、卫生界的极大关注。汞主要通过自然和人为排放而进入大气,其中燃煤排放是造成大气环境汞污染的重要因素。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汞的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因而对汞污染的研究更具紧迫性。以往的研究集中关注气态汞的行为,而对与气溶胶相联系的颗粒汞研究还显得非常薄弱,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颗粒汞是大气中汞的重要存在形式,而且在汞的区域性环境循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加强颗粒汞的研究是汞污染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应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研究有害元素的富集或亏损规律,预测环境的质量和变化,反映人类活动对地质介质的影响,为污染防治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对策。运用汞气测量和核物探相结合的物探方法进行颗粒汞的研究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多元素同时测定的特点,利于研究汞与其它污染元素之间的共伴生关系、追踪污染源,研究环境效应。
本论文是在参加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气气溶胶中汞污染及环境效应”(编号:49974040)的基础上完成的。本文建立并运用环境物探方法,以城市工业区和高汞地球化学异常区等典型环境类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其气溶胶汞污染特征,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及认识:
(1)以汞气测量和环境核物探方法为主建立了气溶胶汞污染研究中的环境物探方法,论证了该方法运用于气溶胶汞污染研究的可能性,为该方法的成功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分析了气溶胶富集因子计算中参比物质的选择问题,首次将地球化学基线理论引入到富集因子的计算当中,发展了一种新的富集因子计算方法。以建立的成都地区土壤的汞地球化学基线为基础,重新计算了大气飘尘样品的汞富集因子,使其能够更科学地评价人为活动对气溶胶汞含量所造成的影响。
(3)应用环境物探方法对西南三省的部分煤炭样品、成都市燃煤电厂的燃煤及其燃烧产物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了解了本地区煤炭中有害有毒元素的含量水平,以及煤炭燃烧前后物质的组成变化特征,证实了Se、Sb、As等元素可以作为燃煤污染物的标志性元素,为颗粒汞污染源追踪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
(4)对成都市工业区气溶胶汞污染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内容包括颗粒汞的季节变化、昼夜变化以及在不同粒度的气溶胶中的分布,并运用因子分析等受体模型,研究了本工业区大气飘尘中汞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本工业区面临着严重的汞污染形势,气溶胶中汞含量远远超过颗粒汞的自然本底值,也高于国内外其他工业区的污染水平,并已成为本区域大气汞沉降的主要形式之一。气溶胶汞含量与气溶胶的质量浓度密切相关,并受到气象条件的严格制约,冬季污染程度高于夏季。大气飘尘的汞含量水平集中受到燃煤飞灰的控制,要降低大气飘尘中颗粒汞的含量,必须降低煤炭的消耗或者采取除汞技术。
(5)通过贵州务川汞矿区及背景点的气溶胶汞污染研究表明,汞矿区气溶胶汞污染特1
征与城市工业区明显不同。汞矿的冶炼活动本身产生的气溶胶汞污染的地域分布比较有限,
但是其排放的气态汞会在气溶胶上产生严重的吸附作用,从而使得矿区气溶胶中的汞异常偏
高。背景点大坪的气溶胶汞污染特征与矿区的汞污染特征有明显的差别,大坪气溶胶中的汞
主要来源干风沙扬尘,受到汞矿冶炼和开采活动影响的较小。
|
|
|
|
1 |
孟繁余;;降低汞耗减轻汞污染的有效措施[J];氯碱工业;1986年04期 |
2 |
侯明,钱建平,张力,胡存杰;桂林市菜地土壤—蔬菜汞污染研究和评价[J];生态环境;2004年04期 |
3 |
江英;;确定环境中汞污染的来源[J];中国环境科学;2008年04期 |
4 |
张泗文;;美国环保集团把“汞污染”与智商挂钩[J];中国氯碱;2009年07期 |
5 |
赵炎;;一起汞污染事故的原因[J];工业安全与环保;1991年05期 |
6 |
牛建军;汪炳武;;痕量汞分析的现状和展望[J];分析化学;1991年12期 |
7 |
杨厚玲;赵大传;王振平;;浅谈身边的汞污染及预防措施[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8 |
杨君予;张辉;;黄浦江江水及底质汞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7期 |
9 |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将改变高汞化 石化行业实施汞污染防治攻坚[J];江苏氯碱;2010年05期 |
10 |
牟树森,唐书源;酸沉降地区土壤-蔬菜系统中汞污染问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2年02期 |
11 |
甘居利,贾晓平,蔡文贵;水生动物体汞污染的生物学特征[J];动物学杂志;1999年04期 |
12 |
王云彩;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生活与健康;2004年03期 |
13 |
张磊,王起超,李志博,邵志国;中国城市汞污染及防治对策[J];生态环境;2004年03期 |
14 |
吴昊;曹德森;刘光荣;;医院汞污染的现状与治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6年07期 |
15 |
马扣祥;;锌锰电池的污染与产业政策[J];电池工业;2006年05期 |
16 |
章申,唐以剑,杨惟理,饶莉丽,冯福建,屈翠辉;蓟运河汞污染化学地理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1981年04期 |
17 |
曾会群;介绍一种汞污染的治理方法[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5年01期 |
18 |
;SCOPE CHINA汞污染专题组学术研讨会《纪要》[J];环境化学;1996年01期 |
19 |
蒋崇菊,张颖,都昌杰;足硒农作物防治松花江流域汞污染的危害[J];软件工程师;1997年01期 |
20 |
欧阳柬,刘德绍,青长乐;山地土壤-植物系统中汞污染问题的初步调查[J];四川环境;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