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西南三江北段成矿规律研究
【摘要】:
西南三江北段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Cu、Pb、Zn、Ag储量丰富,并且地处喜马拉雅构造域的弧形拐弯地段,构造位置独特。研究其成矿规律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还对特殊地质、地理条件下的成矿学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的今天,矿床学也向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本文运用GIS技术,综合分析各种地质资料,在GIS平台上详细研究了西南三江北段区域成矿规律。
在全面了解区域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后,以MAPGIS为平台,建立了完整的西南三江北段地质矿产数据库,并对MAPGI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地球化学异常的圈定,最后运用GIS空间分析、分形理论等手段对数据库进行信息提取,详细研究了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在GIS平台上,选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可以提取出GIS数据库中隐含的信息,在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2.元素地球化学场表现出两个方向的特点:一组异常呈北西向展布,受区域构造控制;另一组异常呈北东向展布,与北西向异常交叉呈“V”字形,具有重要找矿意义。
3.金矿床大多赋存于板块结合带内的蛇绿混杂岩带中。
4.张性火山岛弧环境下形成了德格—乡城成矿带,成矿与火山沉积作用密切相关。
5.碰撞造山环境下形成了玉龙—芒康斑岩成矿带和类乌齐—左贡岩浆—热液型成矿带,成矿与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6.三叠系地层对区内成矿作用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具有为全区矿床的形成提供部分物质来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