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复杂地表条件下初至折射波静校正方法研究

王克斌  
【摘要】: 对于西部复杂地表条件地震数据处理,静校正计算是关键性步骤,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如果严重的长短波长静校正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不真实或低信噪比的地震剖面会给解释工作带来许多假象和困难,严重的还会引起钻探失败。因此,西部复杂地表区数据处理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利用多种信息和方法解决近地表条件变化引起的静校正问题。解决复杂地表条件下地震勘探静校正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在野外做好近地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室内充分利用折射波初至信息,根据二、三维工区复杂近地表条件的变化,采用针对性和配套的静校正处理技术方法联合计算才能取得好的处理效果。 本文针对目前西部油气勘探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复杂地表区静校正技术难题,对初至折射波解决二维和三维长、短波长静校正问题的正反演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水平层状和倾斜界面折射波的传播规律,为后续的折射静校正方法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二维复杂层状介质地震折射波正演方法,该方法可适用于折射面起伏不大、低速层和折射层速度变化不大的情况。而对于折射面起伏较大、低速层和折射层速度变化较大的复杂近地表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短路径初至波射线追踪方法,该方法精度高,计算速度快,适用于任意二维复杂近地表介质(如山地)的初至折射波的正演计算。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复杂的近地表模型进行了正演摸拟并研究和分析了它们的传播规律;(3)二维折射最优旅行时反演近地表模型方法。它适应折射面起伏不大、折射层较稳定的近地表条件,利用该方法可以解决二维沙漠、黄土塬覆盖区等复杂地表条件的长短波长静校正问题;(4)三维共炮域折射旅行时统计分解静校正方法。它把目前已用于二维处理的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扩展到三维处理,可以解决复杂地表条件下如沙漠、戈壁、山前带等三维工区大剩余静校正量的问题,它实现了分束拾取折射初至波,整体进行三维迭代分解求取炮点和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5)三维CMP域初至折射波静校正方法。该方法是在二维基础上发展的,在折射界面起伏不大的情况下,它可以同时解决三维CMP道集中长波长静校正和短波长静校正问题,可适用于塔里木沙漠、长庆黄土塬覆盖区。 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了大量正演和二、三维实际资料应用计算,在西部复杂地表区如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柯克亚等地区实际资料处理中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复杂地表条件引起的静校正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理论模型试算结果和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上述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为复杂地表区勘探提供了一套新的静校正处理方法和技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蓉;王璇;;三维地震勘探在红山西井田首采区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庞晓明;;新疆复杂地区地震勘探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3 于常青;杨文采;李学良;皮金云;瞿辰;;塔里木盆地深反射地震资料处理[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4 王海立;翟俊伟;于宝华;赵荣艳;;三湖地区识别表层异常的技术对策[J];青海石油;2011年02期
5 王海立;翟俊伟;宁宏晓;于宝华;赵荣艳;;三湖地区真假含气地震异常的识别与处理技术[J];天然气工业;2011年06期
6 王彦铎;袁炳强;;山前地震采集和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6期
7 李会宪;;泌阳北部斜坡地区复杂断块群成像技术探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4期
8 徐敏;刘克难;梅莉;;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多组系复杂构造区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1年04期
9 邵同梅;;三维地震勘探在山西复杂山区的应用效果[J];甘肃地质;2011年02期
10 王欣辉;;小折射分析法在南京二维地震工区低速带调查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1年09期
11 许德才;马丽;贺正东;;高精度地震勘探的主要环节[J];陕西煤炭;2011年03期
12 刘明乾;于相海;周夏丽;汪铁望;王智茹;张忠贤;;非纵测线地震资料相干噪声压制[J];石油物探;2011年03期
13 刘琦;马玉歌;李有强;祝令军;;伊朗Zeloi地区三维地震采集干扰波压制及效果[J];科技资讯;2011年19期
14 王秀娟;;层析静校正在伊通西北缘探区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15 王慧霞;雷雨;胡长清;;利用微测井和小折射技术保证井深设计精度[J];贵州化工;2011年04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晶梅;李博;林伯香;徐颖;;复杂近地表速度分析及校正[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段云卿;王彦春;;地表复杂区静校正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孙晶梅;林伯香;吴永栓;孙开峰;徐颖;;塔里木盆地沙漠静校正及变速成图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冯太林;张学工;李衍达;;多次覆盖地震记录中的折射波成像[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家康;;近地表速度折射波层析[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李录明;罗省贤;;复杂表层介质层析静校正[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满树;;一种利用多种地震波走时建立表层速度模型的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晶梅;林伯香;陈国金;佘德平;;南方碳酸盐岩出露区静校正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9 杨卓欣;潘继顺;刘保金;张先康;;城市活断层反射地震勘探中的层析静校正[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正峰;韩立国;;变换坐标系下的转换波波动方程延拓静校正[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斌;复杂地表条件下初至折射波静校正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高磊;地震初至波自动拾取和折射波表层调查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3 于富文;中国西部地区静校正方法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张研;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5 邹强;山地静校正若干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6 苟量;中国西部复杂山地山前带地震勘探应用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7 陈耿毅;撒哈拉沙漠腹地静校正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王玉贵;Walkaway VSP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王咸彬;西部复杂山地地震勘探关键技术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10 潘树林;P-SV转换波静校正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益军;复杂地表地区静校正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张丽;复杂地区静校正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郭桂红;转换波静校正的新方法[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李继光;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杨国辉;菲涅耳体旅行时层析成像方法及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刘芳;折射波层析成像在西安地裂缝勘探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秦亚玲;沙漠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李星军;三维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方法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3年
9 苗广文;频率域自适应滤波技术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郑祝堂;泌阳凹陷王集—新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冬梅;三维折射波静校正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曹莉敏;以技术创新迎战长波长静校正难题[N];中国石油报;2004年
3 通讯员 沈占广;攻克火成岩静校正难题[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通讯员 彭冬梅;提出转换波静校正解决方案[N];中国石油报;2003年
5 彭冬梅;以技术创新开拓市场[N];中国石油报;2005年
6 通讯员 李金生 张军;谱写采集技术新华章[N];中国石油报;2005年
7 ;五大亮点促进良性循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8 记者 韩彬 通讯员 周生春;吐哈物探公司规划未来[N];中国石油报;2003年
9 曹莉敏;东方物探研究院尼日尔资料处理项目成效显著[N];中国石油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李金生;技术突破带动市场份额提升[N];中国石油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