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寒地区岩质陡边坡生态护坡技术研究
【摘要】:
高海拔地区的岩质陡边坡开挖形成后,受雨水侵蚀和冻融的影响,岩石创伤面剥落、落石、滑塌现象较严重,甚至进一步发展成坡面泥石流,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高寒地区岩质陡边坡的生态恢复作为生态护坡中难度最高的一项技术,研究其护坡机理、护坡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岩土工程、园林植被学、土壤学、土壤磁学、环境工程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边坡生态护坡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适宜岩质陡边坡生态恢复的生态基材护坡方法。针对川西高寒地区的气候特征、地理地质环境特点,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生态基材组分构成及其配比对生态基材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生态基材的团粒结构、抗旱性、肥效及其和草种藕合生长关系。选取国道317线鹧鸪山隧道西引道K7+008~K7+063路堑岩质陡坡作现场施工试验,全面评价草种、生态基材在高寒气候条件下的生态护坡功能及施工方法和工艺。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 高寒地区岩质陡边坡的生态恢复宜采用低档次(以外来先锋型草本型植物为主)绿化方式。
(2) 高寒地区生态护坡的草种应选用具有抗寒、抗贫瘠和适宜粗放管理的冷季型草种,推荐使用的川西高寒地区生态护坡植物种属为:草地早熟禾、黑麦草、小冠花、高羊茅的草种组合,剑竹灌木种,以及小叶扶芳藤藤蔓植物种。
(3) 适当配比的高分子材料JBA、YQS和生态肥料CXL作为生态基材的添加剂可使基材具有保水、保肥、优质团粒化和粘结性能,从而达到生态护坡的目的。
(4) 开发了JYC生态护坡基材,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川西高寒地区岩质陡边坡生态基材防护的技术方法体系。
|
|
|
|
1 |
;白矮星消耗周围岩质世界 环绕不明气体和尘埃[J];科技传播;2011年17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