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巴楚—麦盖提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关系

刘高波  
【摘要】: 塔里木盆地是一长期发育在多种板块构造运动体制下由多种类型的原型盆地改造、叠合而成的大型叠合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革,并在最后一次构造运动中定格。在不同的地质发展阶段,由于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应力场特征,导致了不同的盆地类型、沉积组合、边界条件和盆山耦合形式,产生了复杂的构造变形,从而使叠合盆地具有多期成盆、多期成烃、多期成藏以及复杂的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分布规律。在叠合盆地控制油气成藏的诸多要素中,构造作用是关键性和决定性的。因此,在研究叠合含油气盆地的时候应注意:①找准主力烃源岩,可能是多套;②主力烃源岩的主生油期,可能是多期;③圈闭的形成期与主生油期的匹配;④区域性的构造运动对盆地的改造和破坏;⑤保存条件。 巴楚隆起作为塔西南前陆盆地和塔东北前陆盆地的共用前陆隆起,是一个早古生代潜伏于水下的低隆,海西晚期至末期呈整体性隆升,露出水面,中生代整体隆升,大面积遭受剥蚀;喜马拉雅晚期进一步隆升和强烈被改造,才定型成现今的构造格局。麦盖提斜坡早古生代为一北倾斜坡,海西期,麦盖提斜坡发生南北向的翘倾,然而,真正使麦盖提斜坡变成现今如此陡的南倾斜坡要归因于喜马拉雅晚期的强烈造山运动。给合本区的烃源岩演化史,对本区油气运聚成藏关键性的构造运动有三期:①中晚奥陶的伽里东中晚期运动;②早晚二叠的海西晚、末期运动③喜马拉雅晚期。 巴楚隆起是一个大型背冲断隆,其边界大断裂的形成演化自然关系到本区的油气分布,隆起的边界大断裂多是海西晚期形成的基底断裂,后在喜山期强烈活动,兼具压扭走滑性质。巴楚—麦盖提地区油气分布与断裂空间分布关系密切,因此本论文分析讨论了断裂的时空展布规律,活动期次。从而为后面油气动态运聚成藏打下基础。本论文还从对该区现有典型油气藏分析着手,总结出控制该区油气藏分布的因素:①古隆起控油;②断裂控油;③不整合面控油;④裂缝系统控油。 为了更深入的分析油气聚集规律,本论文从主力烃源岩的主生油期出发,避开细枝末节,以区域构造演化为线索,分析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破坏调整,再次运聚成藏的动态过程。根据巴楚—麦盖提地区的区域构造特点,将该区分为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即巴楚隆起西段、巴楚隆起东段、麦盖提斜坡,分别建立了成藏模式。分析讨论了每个构造单元的勘探重点:①在巴楚隆起西段应以寻找加里东期和海西晚期形成古油藏和喜山期形成的次生油藏为重点;②巴楚隆起东段应以中下寒武的自生自储的原生内幕油气藏为主要勘探目标;③麦盖提斜坡应以伽里东中晚期形成的古隆起,海西晚期形成的,现未被完全破坏的残留古油藏(中下寒武原生内幕油气藏、奥陶系风化壳油藏)和以石炭二叠为烃源岩的晚期成藏的隐闭油气藏二者并重的方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金虎,易士威,卢学军,王权;试论富油凹陷油气分布的"互补性"特征[J];中国石油勘探;2004年01期
2 陆先亮;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断裂活动及其对含油气系统和油气分布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03期
3 徐文世,于兴河,刘妮娜,姜辉,张广权;蒸发岩与沉积盆地的含油气性[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6期
4 郭永强;刘洛夫;吴元燕;朱杰;;应用模糊集成法预测油气空间分布——以大民屯凹陷潜山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6期
5 郭琴;刘玉祥;;地表剥蚀区之下的油气分布特点[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3期
6 王辉;王凤琴;;甘谷驿油田共大滩区延长组长6段非均质模式与油气分布[J];岩性油气藏;2008年02期
7 孟玮;钟建华;李勇;禚元杰;;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J];特种油气藏;2009年05期
8 刘小平;周心怀;吕修祥;朱秀香;王海军;;渤海海域油气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4期
9 孔庆莹;陈志海;魏荷花;;松辽盆地十屋油田营城组油气分布[J];世界地质;2010年01期
10 李文科;张研;方杰;王君;;贝尔凹陷断裂系统与油气分布关系[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1 陈恩;李维锋;张宇坤;;百口泉油田百重7井区克上组沉积特征及油藏分布[J];内江科技;2010年04期
12 冷丹凤;王小军;陈堂锁;李杰;葛小瑞;;安塞油田王侯杏坪地区长6下段沉积微相特征与油气分布[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年01期
13 姚芳;卢异;;风化店油田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7期
14 李爱萍;郝文民;肖林;李亚;刘鹏;位华;;东濮凹陷胡-庆断阶带断裂构造与油气分布[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9期
15 刘良刚;罗顺社;刘启亮;伍媛;;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砂体沉积和油气分布特征[J];油气地球物理;2010年04期
16 王德发;孙永传;郑浚茂;;华北地区若干断陷湖盆沉积特征和油气分布[J];石油学报;1983年03期
17 刘世丽;陈平;;金湖凹陷西斜坡油气运移特征及成藏模式[J];小型油气藏;2001年01期
18 吴超,尹宏,翟胜敏,王晓云,叶翠华,李建立;古构造运动对琼库恰克构造带油气分布的控制[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2期
19 阳显文,方旭庆,彭传圣,毕彩芹;孤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年01期
20 刘振湖;南海南沙海域沉积盆地与油气分布[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宪曾;;中国侏罗、白垩纪古环境与油气分布及形成[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黄智斌;杨芝林;李越;;新疆巴楚中—上奥陶统生物地层和礁滩相建造[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杨伟利;夏斌;姜在兴;操应长;;陆相断陷湖盆中水深非统一变化特征及与油气分布关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汤济广;梅廉夫;李祺;;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分布特征[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沈伟锋;零克钢;;西湖凹陷断裂系统与油气分布关系[A];第五次东海石油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建民;;镇泾地区长6和长8油藏特低渗砂岩储层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袁剑英;陈迎宾;张正刚;李碧宁;;柴达木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A];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建院20周年论文专集[C];2005年
8 邱楠生;康永尚;樊洪海;金之钧;胡文喧;;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温度压力和油气分布相互关系探讨[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9 孟庆龙;李曰俊;师骏;敬兵;冯晓军;赵岩;;塔里木盆地西部色力布亚断裂和康西断裂的主要特征及活动时代[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姜秀芳;贾容;曹建军;石红霞;;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内油气及隐蔽油藏分布模式——以东营凹陷为例[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林;新疆焉耆盆地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冯建伟;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构造演化及控油作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尹太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其在濮城油田开发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4 徐亮;高青断裂带多藏共存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5 孟卫工;断陷盆地复杂斜坡带油气分布与成藏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6 刘彦君;南堡凹陷柳赞区块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于翠玲;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影响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张鑫;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沉积演化与油气分布[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孙万军;松辽盆地长岭凹陷含油气系统研究及岩性油藏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张本琪;车镇凹陷层序地层与石油地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高波;巴楚—麦盖提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王树贺;洼76井区油气分布及滚动扩边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3 崔健健;沾化凹陷古近系温压场与油气分布关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魏昙娟子;资福寺洼陷油气分布及运聚特征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5 易小会;萨尔图油田北三西西区沉积相与油气分布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6 高秀田;濮城油田文51块精细油藏描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李莉;孤岛油田西南缘馆陶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周宇成;高邮凹陷南断阶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刘强;苏北盆地主要富烃凹陷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秦润森;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四段段现今压力场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艾尼瓦尔·合孜买提;国能巴楚生物发电2×12兆瓦一期工程开工[N];喀什日报(汉);2007年
2 本报记者 潘黎明;争强好胜巴楚人[N];喀什日报(汉);2007年
3 朱必义;巴楚涉棉产业产销两旺[N];新疆日报(汉);2008年
4 本报记者 潘黎明 实习记者 邵华;巴楚县的点睛之笔[N];喀什日报(汉);2006年
5 特约记者 图尔贡江·依明 通讯员 刘中平;巴楚县力争在喀交会上取得新突破[N];喀什日报(汉);2007年
6 中共巴楚县委员会 巴楚县人民政府;努力开创巴楚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N];喀什日报(汉);2007年
7 记者 李彦荣 通讯员 邓贤伟;西北油田巴楚新区掀起开发热潮[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通讯员 段新东;巴楚投资8965万元建设民生工程[N];喀什日报(汉);2009年
9 记者王慧敏;新疆紧急部署伽师巴楚抗震救灾工作[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朱必义、张彦莉;巴楚县密切农村干群关系[N];新疆日报(汉);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