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及相邻陆域海域面波层析成像数据库

吕岩  
【摘要】: 作者利用亚洲、部分欧洲及西太平洋58个数字地震台站以及国内34个数字地震台站,从中选取出范围为42~0E-170~0E,24~0S-66~0N,时间跨度从1982—2003.3年间的14000多条地震记录。在对庞大的原始数据进行了筛选,经处理后得到原始记录、频散反演(混合频散反演和纯路径频散反演)、速度_深度反演和地震信息共四部分数据记录及其成图。为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管理,作者采用发展较成熟的开发平台和软件设计方法,开发一个独立、功能完善的“中国及相邻陆域海域面波层析成像数据库系统”,对研究地球深部过程,对了解中国及邻区边缘海岩石圈/软流圈形成及演化,了解中国大陆形成及演化以及地表构造与深部结构的关系都具有极大帮助和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9734150)《中国及邻区地球内部各圈层三维结构及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4047)《东亚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软流圈细结构及深部过程研究》和国土资源部专项项目(20001010)《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瞿辰,朱介寿,蔡学林;青藏地区面波高分辨率层析成像[J];物探与化探;2003年01期
2 凡友华,刘家琦;层状介质中瑞雷面波的频散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冯锐,周海南,姚政生,孙克忠;面波的频散、反演和层析成象[J];中国地震;1987年01期
4 李平,许厚泽,朱介寿;非弹性表面波大尺度波形反演(理论和方法)(英文)[J];东北地震研究;1997年04期
5 欧阳联华,王家林,吴健生;利用面波频散反演场地参数的Occam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3年01期
6 凡友华,肖柏勋,刘家琦;计算层状介质中轴对称柱面瑞利面波频散函数的δ矩阵法[J];物探与化探;2001年02期
7 李显贵;地震资料面波的一种特殊处理技术[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2年03期
8 张永久,王善恩;中国大陆勒夫(LOVE)波群速度成像[J];四川地震;2000年03期
9 陈国英,何正勤,陈光英,胡家富;用数字台网的面波资料研究中国大陆的地壳上地幔结构[J];地震研究;1991年03期
10 唐世庚,陈燕,梁志文,薛桂花;瞬态面波和地震折射法在隧道勘察中的综合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4年06期
11 徐果明,李光品,周虎顺,王善恩,陈虹;用瑞利面波资料反演中国大陆东部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的三维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12 凡友华,刘家琦,肖柏勋;计算瑞利波频散曲线的快速矢量传递算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13 山长仑,张玲,李永红,张坤;爆破短周期面波的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1年06期
14 牛滨华,何继善,孙春岩;半空间多层各向异性介质的面波频散方程[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15 林万顺;多道瞬态面波技术在水利及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0年04期
16 傅承义;地球介质中的面波与导波(综述)[J];声学学报(中文版);1965年02期
17 傅淑芳,徐大方;地幔瑞利面波的频散和衰减[J];地球物理学报;1985年02期
18 裴江云,吴永刚,刘英杰;近地表低速带反演[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19 喻明,兰从庆;获得地表面波频散曲线的新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4年03期
20 欧阳联华,王家林;一种高频面波频散函数的快速算法——改进的Abo-Zena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腾飞;胡天跃;;用逆频散方法压制频散面波[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雷江莉;陈文超;王伟;高静怀;;基于MCA的面波分离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房立华;吴建平;明跃红;王未来;;华北地区勒夫面波噪声层析成像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曹思远;朱艳;;基于Chirplet变换的面波去噪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多;周仕勇;冯永革;陈永顺;姜明明;;鄂尔多斯地区上地幔岩石圈结构的面波层析成像结果[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赖思静;贾学明;杨建国;;路基压实度的面波检测技术[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郑静静;印兴耀;张广智;;基于Curvelet变换的面波压制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8 李俊邦;宋建国;;利用多子波地震道分解技术压制面波[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何正勤;丁志峰;叶太兰;孙为国;张乃铃;;中国大陆的面波层析成像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久久;秦波;程建春;;二维表面波声子晶体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煜;部分饱和多相介质中Rayleigh面波传播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2 吴中;电磁波在旋磁材料中的非线性传播特性[D];上海大学;2001年
3 崇加军;基于震相特征的地震成像方法和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苏伟;青藏高原及邻区壳幔速度结构及面波方位各向异性[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5 詹毅;地震资料叠前去嗓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刘颖;冲击载荷作用下含液饱和多孔介质中应力波传播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杨建国;物探检测公路地质的综合方法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重庆大学;2005年
8 鲁来玉;分层介质半空间瑞利波模式分析和介质参数反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声学研究所);2004年
9 鲁来玉;近地表面波的散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10 李亚峻;地震勘探子波估计、面波消减新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岩;中国及相邻陆域海域面波层析成像数据库[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瞿辰;中国及相邻陆域海域分区高分辩率面波频散层析成像[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3 桂丽华;基追踪在面波分离与压制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俊邦;基于多子波地震道分解技术消除面波[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张少梅;地震资料面波正演模拟及去噪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蒋科植;利用面波方法研究欧亚大陆及周边海域岩石圈结构[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时坚;低频液体表面波激光的干涉和衍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马见青;广义S变换、TT变换及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李媛媛;小波变换去除面波的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10 张俊锋;弦理论中的双通量碰撞平面波[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配备电视功能的液晶台式电脑[N];大众科技报;2000年
2 本刊记者 陈欣 谷玉强;10″,可贵的攻关[N];秦皇岛日报;2010年
3 黄嵘;缘何逆势而动 QFII自圆其说不知为何[N];中国经营报;2005年
4 吴国平;在“反复”中把握好机会[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多空对比开始转换[N];证券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沐土;合肥中建经历罢免风波[N];机电商报;2005年
7 ;公司研究[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星宇;“奥热一号”预热绿色奥运[N];中华建筑报;2003年
9 晓晨;德国“米格”赠送波兰[N];中国国防报;2003年
10 张广传;青啤抗“非典”促发展两不误[N];中国企业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