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斜坡前第三系古潜山构造特征与油气性分析

田亚铭  
【摘要】:东营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南部,是一个重要的含油气单元。但对凹陷内部深层的古潜山油气的勘探一直未取得突破。2003年重新部署的王古1井首次在凹陷内部深潜山获高产工业油流。因此,再次认识到了解古潜山油气藏分布规律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为此,关键的问题是系统的分析和认识该地区前第三纪古潜山构造演化特征,研究其内部深层潜山的构造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 本文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利用地震测线,采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研究了东营凹陷的构造发育情况和王家岗、纯化古潜山的构造特征与含油气性,取的了以下主要认识: 1.东营凹陷历经了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三期重要的构造运动。其潜山的形成演化可分为5个阶段:①古生代稳定升降阶段;②三叠纪至早、中侏罗世褶皱隆升阶段;③晚侏罗世至白垩纪初步断陷阶段;④新生代早期裂陷—扩张阶段;⑤新生代晚期整体坳陷阶段。 2.东营凹陷潜山油藏主要分布在凹陷的南部、北部和西部边缘,在南部缓坡带发育纯化—草桥—广饶—八面河下古生界潜山;在北部陡坡带发育郑家—王庄下古生界、太古界潜山;在西部陡坡带发育尚店—平南—高青下古生界、中生界潜山。不同成因类型的潜山分布区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分布与前第三系二级构造带基本一致,主要分布在凸起、斜坡、陡坡等二级构造带上。 3.王古1潜山是属于内幕式的褶皱块断山,该潜山的内幕构造十分复杂,是经历了从古生界到新生界多期次挤压、拉张应力场相互叠加所发展起来的复杂地质体。印支期区域挤压应力场使其成山,其后又经历了燕山期和喜山期断层的切割。根据其构造特征以及构造演化过程,我们将潜山内幕逆冲推覆构造解释为断层传播褶皱。 4.王古1潜山的烃源岩为下第三系孔店组孔二段地层,油气运移的通道是潜山西部深大断裂以及北部不整合面,成藏主控因素在于储集层的发育。印支期和燕山期产生的裂缝对溶蚀作用的发生以及储集层的改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纯化潜山是位于石村断层下盘的断块山,石村断层上盘的不断沉降和潜山北部利津洼陷的沉降对该潜山的形成以及储盖层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6.纯化潜山储盖条件良好,该区的有效烃源岩为沙三段和沙四上。末成藏的主要原因是孔二段不是该区有效的烃源岩,而无油气运移通道将沙三段和沙四上生成的油气运移至奥陶系潜山储集层。纯化潜山的主要可能油气来源应是石村断层南部的博兴洼陷。 7.东营凹陷南斜坡能够形成油气藏的潜山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①具有有效的烃源岩(沙四上、沙三段或孔二段)及油气运移通道;②有发育大量裂缝以及溶蚀孔洞的有效储集层;③具有较好的油气保存条件。并且指出了下一步可能的有利勘探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吕修祥;渤海湾盆地八面河地区潜山油气聚集[J];石油学报;1999年02期
2 范存堂,冯有良,付瑾平;东营凹陷潜山成藏条件及成藏规律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年04期
3 李卫民;王胜贵;;对东营凹陷南部斜坡丁家屋子地区沙四段构造及储层的认识[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06期
4 谭明友,刘福贵,董臣强,冯德永,张桂霞;埕北30潜山构造演化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年02期
5 景永奇,秦瑞宝;利用裂缝指示曲线判别花岗岩潜山纵向裂缝发育带[J];测井技术;1999年01期
6 谭秋明,万方义,张先豪;潜山地热井观察电缆表层水垢的物质成分分析[J];湖北地矿;1999年01期
7 渠永宏,孙镇城,冯晓杰,陈章明;冀中坳陷北部潜山地层水水文地质特征及对油气勘探的意义[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吴智勇,郭建华,吴东胜;大民屯凹陷静安堡西侧低潜山变质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年04期
9 李淑恩;李冰;张占江;池永红;李建东;吕卫东;;三维连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大港某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6期
10 曾溅辉;东营凹陷第三系水-盐作用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J];石油学报;2001年04期
11 梁生正,杨国奇,田建章,刘明生,杨俊红;渤海湾叠合盆地大中型天然气田的勘探方向[J];石油学报;2001年06期
12 姜在兴,杨伟利,操应长;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二段下亚段沉积层序及成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02期
13 何新贞;东营凹陷压力系统特征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年04期
14 楼章华,朱蓉,金爱民,武恒志,郑和荣,王宁;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J];地质科学;2003年01期
15 张海君,薛天庆;东营凹陷中北部沙四段沉积相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6 张林晔,蒋有录,刘华,谭丽娟,张乐;东营凹陷油源特征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3期
17 李善鹏,邱楠生;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以东营凹陷为例[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8 杨显成,刘利;东营凹陷坨-胜-永断裂带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年02期
19 徐建春,戴俊生;利用声发射研究东营凹陷新生代构造期次[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2期
20 于建国,李三忠,王金铎,王新红,路慎强;东营凹陷盐底辟作用与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成因[J];地质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营凹陷成烃成藏定量研究[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2 鄢继华;陈世悦;;东营凹陷早第三纪“六扇”沉积特征初探[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3 李晓燕;向立宏;解玉宝;银燕;;东营凹陷地层水成因演化与油气成藏[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4 薛雁;吴智平;李伟;聂文龙;;东营凹陷新生代盆地结构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贾红义;杨长春;于建国;王金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早始新世构造体制转换与油气成藏[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6 于建国;林春明;杨云岭;朱应科;王金铎;赵彦彦;;分流河道特征及其识别方法——以东营凹陷东部地区为例[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曾溅辉;;东营凹陷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8 王宁;;东营凹陷隐蔽油气藏成藏动力条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9 金之钧;张刘平;曾溅辉;杨雷;;东营凹陷与幔源富CO_2流体有关的复合成因烷烃[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10 赵明;陈小明;季峻峰;张耘;;东营凹陷中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与裂陷盆地构造演化[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振柱;东营凹陷“盐下”深层温压场演化与油气成藏[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张守春;东营凹陷异常压力形成机制及其与成烃成藏关系[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刘立安;东营凹陷古近系孔一段—沙四下亚段碎屑岩沉积特征与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于正军;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地震识别与描述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5 张雪芬;东营凹陷南部沙河街组砂—泥岩协同成岩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3年
6 王建宝;东营凹陷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7 赵伟;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固体—流体相互作用与有效储层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Mutwakil Nafi Fadil Elmula(法帝);中国东部东营凹陷孔店组上部成岩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9 王金铎;济阳坳陷古潜山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刘晓峰;东营凹陷盐—泥构造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亚铭;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斜坡前第三系古潜山构造特征与油气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张玉鹏;塔南凹陷基岩潜山成藏条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3 汪旭东;东营凹陷中深层压力系统特征与演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夏志刚;大城地区潜山及其内幕勘探目标落实与成藏评价[D];长江大学;2012年
5 李国兴;东营凹陷应力场演化与油气运聚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苏璇;南堡潜山碳酸盐地层裂缝物性特征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韩元佳;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砂岩成岩作用与超压流体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8 李政;东营凹陷页岩气勘探潜力初步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凤菊;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储层特征及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徐伟;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四段高频旋回识别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岳双才;潜山深处抱“油娃”[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通讯员储北平;潜山民间投资激活县域经济[N];安徽日报;2002年
3 记者 岳双才 通讯员 杨雪松;开发33年老潜山喜抱“胖油娃”[N];中国石油报;2010年
4 记者 李长开 通讯员 王亚洲;华北潜山挖潜技术拨开雾迷山“迷雾”[N];中国石油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朱卫东;建设新潜山 服务新崛起[N];安徽经济报;2009年
6 储北平 韩东明;潜山生态立县谋绿色崛起[N];安庆日报;2008年
7 记者 刘军 通讯员 张毓;陈古3井喜喷工业油流[N];中国石油报;2009年
8 记者 黄柱;潜山森林公园该如何管好?[N];咸宁日报;2010年
9 江其勤;东营凹陷具备形成页岩气物质基础[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张晓刚 梁飞;立体开发带动高产稳产[N];中国石油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