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乌东德电站近坝区水环境特征及建站对水环境影响研究

张恒  
【摘要】:水电工程是人类进行的大型工程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本论文以乌东德电站为例,通过建站前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特征的研究,分析建站后地下水渗流场和水质可能产生的变化,以及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论文运用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稳定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方法,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天然水化学特征、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水体循环系统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进行了建站前后地下水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通过各种方法结合综合分析,得出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 (1) 研究区位于开阔的方家山向斜南西翼,地层北东向缓倾倾角5—20°。主要出露地层震旦Zbd~1白云岩为裂隙、溶隙含水的强含水层,二叠系P_1石英砾岩为相对隔水层;T_3-K砂泥岩互层为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含水的弱含水层。 (2) 同位素分析查明研究区地表水及地下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地层富水性差异形成研究区多层相互独立的地下水系统,上层为就近降水补给,下层为高海拔降水补给,地下水流向金沙江。 (3) 研究区地表水矿化度总体低于地下水,地表水矿化度最高含量为443.40mg/L,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HCO_3·SO_4—Ca·Mg型水为主。地下水矿化度含量283.9—845.5 mg/L,水化学类型有HCO_3—Ca·Mg、HCO_3·SO_4—Ca·Mg、SO_4·HCO_3—Ca·Mg,矿化度的高低主要受Ca~(2+)、Mg~(2+)、SO_4~(2-)离子含量影响。 (4) 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渗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体现出河谷两岸及沟谷间形成的分水岭,峡谷内地势落差大水力梯度递增带,建站后水位场发生变化,坝肩帷幕位置水力梯度突增,展现了大坝截流阻水的功能,使原来不含水地层由于地下水壅高而含水。 (5) 研究区局部地段水流切割含硫铁矿地层,使SO_4~(2-)离子含量和矿化度升高,并具有强酸性,该类水对坝基建筑混凝土有强结晶类腐蚀作用;电站建设将对研究区环境造成影响,改变原有乌东德峡谷河流形态,增大气候的湿度,使原有单一贫乏的生物链变得多态化,一定程度将带动电站地区的经济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邓晓颖;牛波;张晋;邵忠瑞;龚晓凌;;郑州市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J];地下水;2007年05期
2 徐韵娟;何星玲;;湖南省河流水化学特征的研究[J];水资源保护;1987年03期
3 宫辉力,李培,崔桂莲,许斌;城市环境水文地质灾害的渗流场时空调控[J];系统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4 李波;齐云飞;那荣越;李恩宏;;石佛寺水源工程取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J];东北水利水电;2006年03期
5 银燕;;东营凹陷古近系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主控因素分析[J];海洋石油;2011年01期
6 王建平;谢洪毅;;壤塘县大骨节病区区域环境水文地质调查[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年01期
7 邢娟;孙侃;;富拉尔基区地下水水质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8 刘雪芬;;哈纳斯湖水化学特征及营养状况的初步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91年03期
9 李栋臣;白庙煤矿主要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及突水水源的识别[J];中国岩溶;1995年04期
10 侯冬生;;新疆铀矿水化学特征及成矿远景[J];甘肃科技;2009年18期
11 姚书春;薛滨;吕宪国;肖海丰;;松嫩平原湖泊水化学特征研究[J];湿地科学;2010年02期
12 王海鹤;董泽琴;张帅;邹凤钗;;赤水河中段水环境化学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13 于晓红;赵宾;邹凤钗;裴永炜;;贵州省铜仁地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特征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4 张娟;张海庆;黄丹;王心义;;基于水化学特征的深部岩溶地热水循环机制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15 刘维谦;;松拉河间地块水化学特征及灌溉用水水质评价浅析[J];东北水利水电;1990年09期
16 汪世花;鹤壁矿区各含水层水化学特征与水源判别初探[J];中州煤炭;1998年02期
17 郭建斌,魏久传,李增学,杨吉文,魏建文;华丰煤矿前组煤充水含水层水化学特征与矿井涌水水源判别[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5期
18 王钧漪;许进鹏;金黎明;;神经网络的地下水类型判别系统及其应用[J];煤炭科技;2008年03期
19 唐依民;双狮岭煤矿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0期
20 ;关于核事故对环境影响的第四届国际放射生态学讨论会[J];辐射防护通讯;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方先;张晓玉;;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卷[C];2002年
2 刘东;陈忠海;贾玉贵;;水源热泵的环境影响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万劲波;;所有权实现的环境影响及环境限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魏迎奇;温彦锋;蔡红;田景奎;;火力发电厂贮灰场灰水渗漏对环境的影响[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巍;;利用数字化图版进行环境影响校正的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鹏忠;陈炳森;张为民;;加工过程环境影响的一个量化方法[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二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初步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郑里华;;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9 郑博福;赵景柱;邓红兵;严岩;罗琦珊;董仁才;;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王灵芝;;构建和谐社会,从加强环境教育做起——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环境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凌;干旱区绿洲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形成及演化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侯伟;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屈广义;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及案例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魏连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地下水系统参数识别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邓娅敏;河套盆地西部高砷地下水系统中的地球化学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6 张翼龙;呼和浩特盆地开采胁迫下的地下水系统响应及适应性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7 陈宗宇;从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中古环境信息研究地下水资源演化[D];吉林大学;2001年
8 韩冬梅;忻州盆地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分析与水化学场演化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9 李勇泉;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及其工程应用[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杨晓艳;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恒;乌东德电站近坝区水环境特征及建站对水环境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彭文平;化工过程综合中的环境影响量化评价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3 仲平;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慧瑾;基于LCA的饭店客房服务环境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马玉华;基于LCA的企业环境效率测度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范圣锋;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影响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7 阮陆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徐巧;流域水电规划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D];厦门大学;2008年
9 赵秀良;青州市驼山路、青州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叶肖伟;电场、渗流场和浓度场耦合作用下污染物在粘土中的迁移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恩;略论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影响[N];中国审计报;2002年
2 罗晖;曲格平:公众听证不是超前而是滞后[N];科技日报;2005年
3 佟煜仁;环境影响毛皮动物养殖效益[N];农民日报;2002年
4 娄巍立 覃飞文;东海区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研究[N];中国渔业报;2006年
5 晓华;为矿山环保再上两道保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6 刘晓东;省环科院对南通经济“评头论足”[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记者 李禾;北京垃圾发电项目须公开论证[N];科技日报;2007年
8 杭春燕;我省全面推行规划“环评”[N];新华日报;2006年
9 ;科学认识废电池的环境影响[N];中国环境报;2002年
10 周杰林;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强化执法能力建设[N];盘锦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