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法处理垃圾恶臭气体工艺研究
【摘要】:本文以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所产生的实际恶臭气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垃圾臭气的组成和成分特点,通过对现有的各类恶臭处理工艺的研究比较,结合有关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生物法处理垃圾恶臭气体的工艺技术方案——复合生物滴滤器法,并根据该工艺方案设计了一个以实际垃圾恶臭气体为气源,并按实际工况运行的中试装置进行了工艺试验研究。
本文进行了以下内容的研究工作:
1、垃圾恶臭气体成分的检测与评价。
2、常用恶臭气体处理技术研究。
3、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有关理论探索与研究。
4、复合生物滴滤器法处理垃圾恶臭气体的试验研究。
●采用ECM菌种污泥的培养、驯化及挂膜工艺方法研究。
●恶臭气体浓度变化对去除率之间的关系。
●流量变化与去除率之间的关系。
●喷淋量的各种工艺参数与去除率之间的关系。
●模拟实际工作状况下,复合生物滴滤器的工作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生物法处理生活垃圾恶臭气体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本试验结果可以作为工程设计放大的依据。
2、采用活性污泥中接种复合ECM菌种强化处理生活垃圾恶臭气体,可有效缩短污泥的培养、驯化和挂膜时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3、采用复合生物滴滤法处理生活垃圾恶臭气体的技术工艺,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最大气体流量为9.6m~3/s,最高H_2S浓度达到35mg/m~3,体积负荷为为33.80g/(m~3.填料.h),臭气浓度为8000时,系统能可靠地工作,处理结果可以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GB14554-93)。
4、该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浓度的垃圾恶臭气体,采用复合生物滴滤器与单独采用生物洗涤器或生物滴滤器相比,可在总体积和设备造价基本不变且满足预定的去除效率的前提下,处理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
|
|
|
|
1 |
谢靖宇;生物法处理涂装废水工程设计[J];重庆环境科学;1999年04期 |
2 |
赵毅,朱法华,庞庚林,刘凤;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J];电力环境保护;2003年03期 |
3 |
闫雷,李淑芹,于秀娟;化学镀镍老化液的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4 |
刘军,郭茜,瞿永彬;厌氧水解生物法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J];给水排水;2000年07期 |
5 |
蒋少军;印染废水处理的探讨[J];染料工业;2002年04期 |
6 |
孟晓敏;何爱民;;使用高铁酸钾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4年24期 |
7 |
朱核光,史家樑,徐亚同;光合细菌法处理酒糟废水的试验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5年01期 |
8 |
何卫东;环境污染纠纷的仲裁方式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1995年11期 |
9 |
刘威;强夯法加固地基中的几个问题[J];石油工程建设;1996年05期 |
10 |
张兆生,马林红,孙文平;原油处理一体化设计[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6年02期 |
11 |
王宏;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J];丹东纺专学报;1997年03期 |
12 |
张峥,李得翔;试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J];污染防治技术;1997年03期 |
13 |
陈常洲,王俊,陈岩峰,朱蓉;连铸和热轧浊环水处理系统的短流程设计探讨[J];冶金动力;1997年04期 |
14 |
陈海滨,陈坚;湖北省城市垃圾处理现状评析[J];环境卫生工程;1998年02期 |
15 |
周崇军,黄成麒,王庭臣,李鑫,王兆辉;MG系列采煤机牵引部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J];煤矿机械;1999年08期 |
16 |
WilliamH.Stevens,麻文哲,肖淑香;加热法清除管线上的石棉涂层[J];国外油田工程;1999年07期 |
17 |
张满生,章劲松;物理吸附法处理制药废水[J];青海环境;1999年03期 |
18 |
杨同新;新化煤炭大厦基坑大面积流砂现象的处理[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9年04期 |
19 |
佟永顺;铜转炉烟灰处理工艺研究[J];有色矿冶;1999年01期 |
20 |
胥维昌;我国农药废水处理现状及展望[J];化工进展;200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