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双相介质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研究

李卫志  
【摘要】:随着地震工程和能源地震勘探的深入发展,为了较精确的描述地下含流体多孔介质,引入双相介质理论。Biot(1956a、b,1962a、b)奠定了双相介质波动传播理论的基础。Biot孔隙介质弹性波理论是建立在宏观水平上的,在具有粘弹性的流体饱和的孔隙介质中,声波传播的Biot线性弹性理论基于以下几点假设:(1)微细孔隙尺寸远小于地震波波长;(2)变形很小;(3)流体相在整个介质中是连续的,而不连通的孔道可视为固体骨架;(4)固体骨架是弹性的;(5)孔隙介质具有统计上的各向异性,另外还忽略重力的影响。地震数值模拟是研究地下复杂介质的有效手段,常用的有有限元、有限差分和虚谱法等,本文重点介绍了有限元和有限差分法的原理、实现方法。在对无边界介质的地震数值模中,没有引入边界将会影响数值模拟的精度,因此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边界条件。在熟练掌握正演原理及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若干符合实际的介质模型进行波动方程的正演模拟。应用实例分析了各正演模拟参数对模拟的精度及效率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在保证正演精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正演效率。本文通过波场快照分析各复杂介质模型的波动方程响应,进一步加深对复杂构造波场传播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双相介质模型的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孔隙流体的存在、固体和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弱化或硬化岩石的力学属性,从而引起声波或弹性波速度的频散和振幅的衰减,并产生第二类压缩波,裂缝或裂隙的定向分布、岩层的旋徊性沉积、应力场的定向排列,都会引起传播速度的各向异性、横波发生分裂等重要现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佳佳;何兵寿;;任意裂隙方位双相HTI介质的地震波方程及正演模拟[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寅观;用脉冲法测量超声波传播速度[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6年02期
3 陈金梅;王祥;张建国;;一类非线性波动方程古典解的存在性[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13期
4 刘相国;郝江锋;;一类双曲型方程的有限差分法[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汪仁富;徐峰;刘福烈;谢洁;;波动方程震源组合模拟定量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4期
6 李军锋;李国明;李如山;;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中的频散校正补偿[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7 杨光弟;黄锑儒;靳林;;大学物理教学与地球科学的有机结合[J];高师理科学刊;2011年04期
8 黄龙泽;;基于波动方程的检波点二次定位[J];海洋石油;2011年02期
9 熊晓军;贺振华;林凯;徐敏;;基于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的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4期
10 梁栋;;傅里叶有限差分偏移在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1年12期
11 王守东;;井间地震资料全变差正则化波形反演[J];石油物探;2011年03期
12 孙衍才;;地震资料保幅去噪综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2期
13 苏敬蕊;王岩岩;李吉娜;杨彦炯;;一类扰动波动方程的近似守恒律和守恒向量[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4 郭时光;;非齐次波动方程非齐次条件Cauchy问题[J];内江科技;2011年09期
15 李如山;李军锋;;扩展的局部Born近似的广义屏算子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9期
16 罗汉中;刘学文;黄醒春;;瞬态问题稳定性及弥散分析的无网格RKPM配点法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1年06期
17 徐敏;;数值模拟技术在生物礁储层研究中的应用——以阿姆河右岸卡洛夫—牛津阶组碳酸盐岩生物礁储层为例[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1年04期
18 陈学华;贺振华;钟文丽;;低频阴影与储层特征关系的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9 王运叶;赵子龙;;圆锥杆斜侵彻水泥靶时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0 袁伟文;;波动过程分析在盆地埋藏-沉降史研究中的应用——以济阳坳陷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辉;徐世浙;刘斌;;波动方程数值模拟[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马啸;杨顶辉;;求解波动方程的哈密尔顿型辛算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张洪川;朱星亮;徐志东;;相位突变的复数证明[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6(11)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耿伟峰;王尚旭;王润秋;;ADPI法在波动方程地震正演中的应用[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阮图南;祝玉灿;郑志鹏;;T.D.Lee波动方程—QCD Schrdinger方程[A];Physics of Glueballs and New Hadron State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6 阮图南;孙增灼;祝玉灿;;T.D.Lee波动方程的QCD生成泛函[A];Physics of Glueballs and New Hadron State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7 马延路;周蕙兰;;一个基于SEM求解波动方程的MATLAB实现[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昭;李斌;;用直观的现象和简单的推导引出光的波动方程[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贾晓峰;王润秋;胡天跃;;求解地震波波动方程的任意差分精细积分法[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陈伟;;波动方程高阶有限差分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宏旭;波动方程的高斯过程模型分析及在晶圆切割中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苏云;各向异性及双相介质弹性波正演模拟与波场特征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巴晶;复杂多孔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孙歧峰;基于任意广角波动方程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陈东方;辛几何理论和小波变换方法在波动方程高频近似中的应用[D];安徽大学;2003年
6 许多;双相介质储层参数非线性反演[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崔建军;复杂构造成像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8 袁修贵;多分辨分析理论与深度成像和地震数据处理[D];中南大学;2005年
9 冀书关;非线性波动方程的时间周期解[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晶;面波在地震波场中的特性研究及其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志;双相介质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吴淼男;双相介质中导波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宋志华;若干拟线性波动方程的初边值问题[D];郑州大学;2004年
4 曹守山;复杂地质体的地震波场成象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屈改珠;高维非线性的反应扩散方程以及波动方程的不变集和精确解[D];西北大学;2008年
6 陈勇明;一类非线性四阶波动方程的初边值问题[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7 王济新;有杆抽油系统设计及诊断技术及其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8 郭利军;一类Dirichlet边界波动方程的精确能控性[D];山西大学;2006年
9 杨莹;二维地震波场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马荣;带有平均曲率算子的波动方程解的爆破[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巧然通讯员 李芬;女博士石玉梅科研成果获SEG高度评价[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陈蓉霞(本报书评人);为什么要亲近科学经典?[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王跃;为地球做"CT扫描"[N];中国石化报;2006年
4 宋吉伦;试论微观粒子物质波遵守A=h/2πmυ一定量规律[N];大众科技报;2007年
5 姚秋明汪华南;构筑地球物理技术研究平台[N];中国石化报;2007年
6 王金法 李新颖;叠前成像软件系统在胜利油田问世[N];中国石化报;2005年
7 记者 包冉;共推64位石油应用系统[N];计算机世界;2004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赵博;丘成桐纵论数理结合关注地震研究[N];文汇报;2008年
9 通讯员 李金生;山地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0 ;油!油!油![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