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盆地古—新近纪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与古环境变化研究
【摘要】:本文以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湖相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研究、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微量元素分析,试图阐明古-新近纪期间可可西里盆地湖泊环境的演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为研究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岩石学特征和生物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古湖泊系统在古近纪-新近纪之交发生了显著的环境变化和沉积体制转型,古湖泊由开放型转向封闭型,湖水盐度升高,生物种类趋于单一;δ~(13)C和δ~(18)O值表现出很明显的随地层变新而正向漂移的趋势,且在渐新统雅西措群-中新统五道梁群界线处发生突然的正偏,反映出研究区湖泊类型和气候状态的改变;陆源型微量元素在古近纪-新近纪之交的剧烈减少和湖泊自生型元素的在相同层位的突然增加,以及代表气候干旱化程度波动的Na/Ti和Na/K比值的相应变化,进一步说明从渐新世到中新世时期研究区气候经历了从温暖湿润向炎热干旱的发展。可可西里盆地与羌塘地区同期湖相沉积物反映的早中新世气候变暖事件有良好的区域可比性。通过与全球性气候事件和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对比研究,论文提出青藏高原隆升引起的高原气候变化是可可西里盆地湖泊系统演变的最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早中新世时期青藏高原的海拔已经达到足以改变高原内部气候状态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