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盆地结构与盆地演化研究
【摘要】: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是一个有利的含油气区带,是大港油田的后继勘探开发战场。前人的研究主要将孔南地区孔店期盆地涵盖于黄骅坳陷新生代盆地之中,缺乏对孔南地区孔店期湖盆演化独特性的研究,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认识到研究区孔店期构造旋回的盆地结构特点与现今埋藏结构有很大的差别,盆地的多期叠加及后期盆地对早期结构改造强烈;同时,在孔店期盆地类型、盆地结构、物源体系及湖盆演化过程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对孔南地区油气资源分布的再认识,也严重制约了孔南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与决策。
本文针对研究区缺乏野外露头剖面,但地震、岩心、测井与录井及其它资料十分丰富的现实情况,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地质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构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开展盆地的构造格架、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原型盆地结构及古构造特征、盆缘类型与盆地的充填样式、盆地演化及物源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恢复和重建孔店期盆地结构及盆地演化过程,得出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和新认识:
1.运用断陷盆地陆相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建立了孔南地区深层孔店组的层序地层格架,将孔店组划分为一个二级层序、四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
2.在岩性相、测井相、地震相及古生物等沉积相标志研究的基础上,识别孔店组沉积相类型和进行沉积体系分析,建立了主要沉积相的典型相序。
3.根据地震解释剖面分析了孔店期孔南地区沧东断层和徐黑断层等主干断裂在孔店组4个层序发育时期的分段性及活动性特征。
4.根据地震解释剖面和编制的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残留地层厚度图,将孔店期孔南盆地划分为5个凹陷和分割凹陷的4个构造带,其中凹陷分别为沧东凹陷、南皮凹陷、常庄凹陷、小集凹陷和南堤次凹;构造带分别为孔店凸起、东光凸起、王官屯低凸起、舍女寺低凸起。还研究了孔店组4个层序发育时期各构造单元的形成时间及活动特点,分析了凹陷与凹陷、凹陷与构造带及构造带之间的发育关系。
5.通过地层厚度图和泥岩厚度图分析,发现孔南地区孔店组沉降中心主要沿沧东断层和徐黑断层的下盘发育,沉积中心则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沉积、沉降中心有两个方向的迁移规律,一是NE-SW方向的迁移,这表明孔店期沧东断层和徐黑断层拉张走滑的运动学特征;二是NW-SE方向的迁移,表明沧东断层和徐黑断层右行走滑作用的运动学特征。
6.在地震剖面解释基础上,分析了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断裂格架、断裂与凹陷之间的对应关系,认为控制孔店组沉积的边界断层为沧东断层和徐黑断层。虽然这两条断层同为控盆断裂,但徐黑断层的活动性相对于沧东断层要弱。同时,孔店晚期孔店凸起在盆地北部逐渐形成。因此,孔南地区孔店组盆地结构北部为“两凹夹一凸”西深东浅的不对称地堑地垒,南部为西深东浅的不对称地堑结构。在原型盆地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孔店组4个层序发育时期的盆缘类型与盆地充填样式的研究。
7.将孔南地区孔店期盆地作为一个单独的成盆期的新视角来开展盆地演化研究,将其划分为四个演化阶段:早期断陷期、坳陷期、断陷期和断陷充填期。同时分析了每个演化阶段的构造活动与盆地充填特征。分析了湖盆演化的南北和东西方向上的分异性及迁移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断层活动性,沉积、沉降中心和湖盆边缘相的分异性及迁移性等方面。
8.对盆地演化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孔南地区孔店期盆地演化过程主要受构造活动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边界断层的控制,其次还受到古地形、盆地的物源体系及湖盆封闭性等因素的影响。探讨了前古近纪基底构造和中生代挤压构造对孔店期沉积的影响,沙河街期以来构造作用对孔店期构造的改造作用。
|
|
|
|
1 |
兰亚萍;李勇;丘东洲;肖敦清;蒲秀刚;袁淑琴;刘子藏;韩冰;冯镜权;;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冲积扇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9年04期 |
2 |
刘子玉;李勇;丘东洲;赵瞻;陈蓉;孙小霞;韩冰;;黄骅坳陷古近系孔店组沉积特征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2期 |
3 |
王锦程;李勇;钱赓;祝新政;鲍居彪;;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孔三段原型盆地边界恢复[J];断块油气田;2011年03期 |
4 |
彭海艳;刘家铎;李勇;肖敦清;刘子藏;袁淑琴;蒲秀刚;丘东洲;韩冰;兰亚萍;李丽;冯境权;颜照坤;龚剑玄;;陆相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勘探研究——以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为例[J];石油物探;2010年03期 |
5 |
王锦程;刘子藏;李勇;丘东洲;钱赓;蒲秀刚;袁淑琴;肖敦清;鲍居彪;祝新政;;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黄骅坳陷孔三段沉积体系分析中的应用[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年01期 |
6 |
陈广军,张林晔;胜利油区孤北洼陷孔店组生烃潜力探讨[J];断块油气田;2002年06期 |
7 |
王文林,杨永红;潍北凹陷孔店组沉积相特征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3年02期 |
8 |
汪巍;沈忠民;陈义才;罗小平;;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9 |
尹兵祥,王尚旭,杨国权,田海芹,郑和荣;渤海湾盆地东营-惠民凹陷古近系孔店组孔二段地震相与沉积相[J];古地理学报;2004年01期 |
10 |
袁东山;张枝焕;曾艳涛;张学军;;昌潍坳陷潍北凹陷深层孔二段烃源岩有机相[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4期 |
11 |
梁文华;;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
12 |
傅阳春;李三杰;肖新磊;孙胜松;;陈官庄-王家岗地区深井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3期 |
13 |
张清;;水平井的储量计算方法研究以高青油田高10块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5期 |
14 |
牛强;;滨斜189井区沙四段和孔店组地层划分[J];今日科苑;2008年10期 |
15 |
贾莉红;李勇;丘东洲;韩冰;王锦程;;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层序标准剖面的建立[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3期 |
16 |
安延恺;苏鸣钧;;渤海湾盆地孔店组的时代及含油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0年02期 |
17 |
许建华,肖焕钦,黄梦云;盘河地区深层孔店组石油地质特征[J];特种油气藏;2001年04期 |
18 |
韩用兵,王良书,刘绍文;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沙四段和孔店组地层剥蚀厚度恢复[J];高校地质学报;2004年03期 |
19 |
朱先才;唐海;;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油气成藏模式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06期 |
20 |
黎赵红;;东营凹陷深层层序地层学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