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摘要】:
会理大铜矿铜矿床是四川省重要的中型铜矿床之一,它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西延交接部位,处于康滇地轴中生代断陷盆地—会理盆地的南西侧。本文通过对大铜矿铜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的地质资料收集、整理和野外实地地质调查等工作,并结合该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大铜矿铜矿床的矿床成因有了进一步认识。
会理大铜矿铜矿床产于中生代晚白垩世小坝组地层中,小坝组地层岩性为一套河湖相紫红色碎屑沉积岩。矿区主要褶皱构造为青蛙甲背斜和向斜,断层不发育,对矿体影响较小。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矿石主要原生金属矿物为辉铜矿和斑铜矿,次生金属矿物主要为孔雀石等。矿石结构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结晶粒状及溶蚀结构和侵染状胶结构造。矿体围岩无明显蚀变现象。
通过对该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含矿围岩与矿体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组合上,具有相似的配分特征,显示它们具同源性,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建造。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反映其物质来源主要为壳源,而矿石硫同位素δ34S值为-13.3‰~﹢2.8‰,反映硫主要来自沉积物中的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和部分生物有机硫。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低温低压条件下的成矿特征。
除此之外,本文通过对该铜矿床成因的研究,还对大铜矿铜矿床的沉积相和成矿模式做了简要分析。本文认为该铜矿床是属于河流沉积相沉积,古河道凸岸的滨河床浅滩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铜元素的富集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成岩中期—晚期。成矿环境为氧化向还原的过度环境。成矿期大体经历了沉积阶段、构造运动阶段和构造运动相对稳定阶段三个时期。成矿物质在后期的成岩作用过程中再度活化、转移、富集而成。
综合研究显示,大铜矿铜矿床为一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最后,本文根据对大铜矿矿床成因的认识,对大铜矿铜矿床的远景找矿指出方向。
|
|
|
|
1 |
M.A.Qlade
,W.K.Fletcher
,徐仲伦;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海兰—伐利斑岩铜矿床周围铷和锶的原生分布[J];地球与环境;1975年12期 |
2 |
杨济民,余国强;西裘铜矿勘查模式的初步研究[J];地质与勘探;1990年10期 |
3 |
黎功举;地壳演化与成矿作用——以川滇地洼系“四层楼”铜矿床序列为例[J];矿产与地质;1991年03期 |
4 |
杨炳滨;新疆北部铜与铜镍矿[J];新疆地质;1994年01期 |
5 |
徐慧;江西铜矿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技术方向[J];江西有色金属;1999年01期 |
6 |
刘家军,李朝阳,潘家永,刘显凡,张乾,刘玉平;兰坪—思茅盆地砂页岩中铜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0年04期 |
7 |
赵东宏,杨合群,刘玉琳,王方成;甘肃桦树沟铜矿床成矿年龄讨论[J];矿床地质;2003年02期 |
8 |
威尔;帕菲特;;美国犹他州-科罗拉多州里斯本谷地区铀-钒矿床和铜矿床的相似点[J];铀矿地质;1963年03期 |
9 |
王国政;内蒙古安乐锡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矿床地质;1997年03期 |
10 |
真允庆;论中条裂谷铜矿床的形成时代[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11 |
胡新富;狮子山矿区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条件探讨[J];矿业快报;2001年10期 |
12 |
徐唐光;;江西武山铜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J];金属矿山;2007年09期 |
13 |
廖震文;;滇黔邻区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金矿地质特征对比[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4期 |
14 |
;樹立正确地找礦思想 加速銅礦床的普查找礦[J];地质与勘探;1959年03期 |
15 |
黄甫泽民;石岩;;中条山篦子沟类型铜矿床成矿特征的初步总结[J];地质与勘探;1976年04期 |
16 |
胡受奚;周顺之;孙明志;任启江;;论我国东部与铁、铜矿床有关的中-酸性岩类的成矿专属性[J];地质学报;1979年04期 |
17 |
孙海田,葛朝华,冀树楷;中条山铜矿区电气石特征及其对成岩成矿作用的示踪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9年03期 |
18 |
真允庆,杜继盛,刘丽玲,王阳湖;中条裂谷铜矿床的“四代同堂”成矿模式[J];地质与勘探;1992年07期 |
19 |
孙爱祥;江西铜厂铜矿床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规律[J];地质与勘探;1996年02期 |
20 |
胡明铭,郑明华,陈建平;藏东玉龙铜矿床似层状矿体成矿物质来源[J];矿物岩石;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