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下穿地铁隧道施工对既有运营隧道的影响研究

张建刚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大量建设,各城市都出现了用地紧张等限制城市发展的问题,因此将城市交通系统置于地下的想法应运而生,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各大城市竞相开展的新课题。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地面一样,也会遇到各种交叉近接的地方,并且随着地下工程的不断修建,地下交通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出现立体交叉的情形也会增多。在立体交叉区段的施工与普通地下工程施工不同,新建隧道的施工不仅会引起周边围岩应力的变化,也会对既有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研究地下立体交叉隧道相互影响因素的意义尤为重大。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①收集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地下立体交叉隧道以及地下接近工程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线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既有隧道的埋深、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间的距离、新旧隧道的交叉角度、新建隧道开挖方式、新建隧道初支的支护参数等;②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与既有3号线隧道交叉区段的施工为背景,研究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分析了新建隧道开挖方式、支护参数、新建的两隧道掌子面间距和每次开挖进尺四个因素的影响。③分析结果表明:新建隧道开挖进尺和初支情况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最不利组合时既有隧道边墙的最大压应力损失达53%,仰拱的数值沉降达到4.15mm。④通过对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和其对应的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得出,该工程的施工方案可行,但相对提出的最优方案在支护参数选取等方面过于保守,不太经济,经各工况对比,提出了优化的施工方案。⑤论文提出的最优方案在以后类似工程中能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石波;胡学兵;李科;;新隧道爆破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评价[J];公路隧道;2017年01期
2 杨凯;戚铁;;新建黄土隧道开挖及支护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J];铁道勘察;2019年02期
3 何佳;葛正辉;唐锐;程刚;;新建隧道上跨既有隧道三维数值模拟[J];西南公路;2016年04期
4 夏国政;高雪艳;王福临;;近距离上穿既有地铁施工机理与变形控制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年02期
5 钟元庆;;新建后祠隧道爆破振动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J];路基工程;2017年06期
6 范勇;;新建隧道开挖对小净距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分析[J];福建建材;2018年06期
7 谷雪影;;隧道不同收敛模式穿越既有隧道对比分析[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5年05期
8 张少波;;既有隧道改扩建工程的动态监测技术[J];福建交通科技;2019年06期
9 覃维;王星;;新建管道施工对近距离既有隧道的影响及安全风险评估[J];交通科技;2020年02期
10 高奇浪;;新建桥梁上跨既有隧道工程设计及其参数计算[J];四川水泥;2019年09期
11 鲁啸龙;胡辉;;新建隧道平行既有隧道施工及爆破影响研究[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8年03期
12 刘大雷;;新建隧道上穿对既有隧道纵向位移的计算方法[J];安徽建筑;2018年06期
13 王辉;赵文娟;;叠交隧道设计参数对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的动态模拟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7年01期
14 孙齐;;既有隧道维修加固措施研究[J];四川建筑;2017年03期
15 王剑晨;刘运亮;张顶立;白海卫;牛晓凯;;暗挖地铁车站平行下穿既有隧道的变形控制及规律研究[J];铁道学报;2017年11期
16 赵生彬;;控制爆破技术在临近既有隧道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6年09期
17 白海卫;何海健;李玲;;正交下穿施工对上部既有隧道安全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冬;;超小中夹层条件下既有隧道衬砌应力场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张前进;周磊生;崔帅帅;朱颖;;下穿隧道开挖方式对既有隧道衬砌变形的影响[A];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9年
3 毕强;吴金刚;马杰;;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既有隧道的力学分析及工程处理措施[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明扬;刘燕平;滕念管;杜守继;;新建基坑对既有隧道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王春梅;;小间距隧道爆破对既有隧道振动影响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魏奇芬;吴逢春;;新建盾构隧道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7 李健;李昕;李华;郭锐;;既有隧道改扩建工程结构安全性研究[A];2013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刘树佳;张孟喜;吴惠明;李林;;新建盾构隧道上穿对既有隧道的变形影响分析[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9 尧少敏;陈克大;刘冬;叶春琳;高文学;石连松;;改扩建隧道掘进爆破与震动监测[A];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李学峰;杜守继;张顶锋;;新建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近距离平行隧道的影响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晓凯;建隧道长距离密贴平行下穿既有隧道结构工程响应及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杜一鸣;基坑开挖对邻近既有隧道变形影响及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3 孙崔源;爆破振动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与控制技术[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8年
4 谢锋;立交隧道地层敏感度及结构适用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9年
5 于鹤然;立体交叉铁路隧道结构静、动力力学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吴克新;青岛地铁交叠隧道施工力学响应与地面建筑变形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强;开挖卸荷下既有地铁隧道的竖向变形及其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刘庆晨;邻近施工对天津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及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9 龚伦;上下交叉隧道近接施工力学原理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李磊;多线叠交盾构施工及列车荷载作用下既有隧道的变形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刚;下穿地铁隧道施工对既有运营隧道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7年
2 李磊;既有隧道车站影响下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3 梁志伟;盾构穿越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
4 王坚;常州地铁2号线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工程的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5 王岩;基于MJS工法地铁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6 关笑;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的振动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7 朱明扬;基坑工程对既有隧道的影响规律与保护对策[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8 项婉;穿越既有含固定支架热力隧道变形与控制措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9 朱荣军;卸载对既有隧道影响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9年
10 王喜鸽;黄土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及稳定性分析平台研发[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通讯员 张荣文 记者 赵中庸;新建隧道持续爆破 既有隧道照常行车[N];人民铁道;2008年
2 边均安 周福荣 桑雷 刘文;山体“立交”隧道是怎样建成的[N];科技日报;2015年
3 本报记者 边均安 通讯员 周福荣 桑雷;科技创新攻克“立交式”隧道[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5年
4 通讯员 张立清 曹晓东 袁仁祥;30万次爆破无事故[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5 记者 康劲 通讯员 郭双虎;“一把手”办公桌“搬”到掌子面[N];工人日报;2012年
6 本报通讯员 何增旺 胡金卫;春寒料峭战犹酣[N];人民铁道;2019年
7 鲁智勇;成昆铁路复线千米断裂带隧道“兴隆隧道”贯通侧记[N];凉山日报(汉);2020年
8 通讯员 曹军 石小清;中铁二十一局一公司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N];新疆日报(汉);2011年
9 严茂林;中铁11局:科技助跑内昆线[N];中华建筑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