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山区河流港口岩质边坡稳定性及支护仿真分析

王全  
【摘要】: 山区港口岩质边坡由于河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导致边坡地下水产生流动,并形成了一定的落差。在渗流场的影响下,岩质边坡的应力场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得岩质边坡不断的受到流固耦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分析流固耦合对岩质边坡的影响,对于完善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岩质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开挖产生的卸荷效应造成岩质边坡的应力重分布,会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开挖过程中有必要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稳定性较差的边坡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支护。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对目前渗流分析的两种主要数值模拟方法(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港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特点,对分析模型进行了理论推导,建立了适合的数学模型;对现行的边坡稳定分析的极限强度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推导出了应用于耦合分析的计算方法,并且给出了计算过程中的参数选取准则。 2、结合重庆市长寿大件运输码头的具体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计算模型根据现场地质勘探得到的数据建立,通过分析得出随着水位变动幅度的增加,岸坡滑体逐渐向纵深发展,并且产生的位移也越来越大。 3、回水变动区内外的边坡滑体的滑动趋势不同,在回水变动区内,边坡滑动区内的滑体产生的位移都是从峰值逐渐减小到0。而回水变动区外,边坡滑体会从峰值突变为0。 4、对岩质边坡进行分级开挖,并在开挖过程中采取开挖一级、支护一级的方式进行支护。运用强度折减法对开挖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模拟,全面地反映了岩质边坡在边开挖边支护的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规律,安全系数变化规律。为以后的工程实际提供指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洪宝;潘卫东;;开挖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金属矿山;2011年07期
2 杨上清;蒋玉川;高康;;强震下岩质边坡可靠度动力安全系数的确定[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黄杰;;强度折减法在地震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20期
4 周剑;;SH波作用下岩质边坡响应规律的解析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5 高键;吴基昌;殷成革;;微震技术监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实践[J];人民长江;2011年14期
6 刘明;黄润秋;;确定岩质坡面上结构面迹线侧伏特征的算图[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7 张永兴;王韵斌;宋西成;;极端冰雪条件下的顺层岩质边坡滑移稳定性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8 张长飞;;某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11年02期
9 张敏江;郑欣桐;;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边坡动力稳定性数值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文豪;郭运华;;位移增量法反分析边坡结构面参数[J];大坝与安全;2011年03期
11 陈晓利;李杨;洪启宇;赵永红;;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学报;2011年06期
12 曹琰波;戴福初;许冲;涂新斌;闵弘;崔芳鹏;;唐家山滑坡变形运动机制的离散元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13 赵军勇;李柏荣;;拟开挖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8期
14 何理;钟冬望;;爆破载荷作用下的岩质边坡动力稳定系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5 梁军;;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岩质边坡稳定性[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0期
16 张向华;;浅谈高边坡的稳定性[J];广东科技;2011年16期
17 吴言军;陈爱新;;北京山区边坡灾害特征及防范措施[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年02期
18 路为;白冰;陈从新;;岩质顺层边坡的平面滑移破坏机制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19 赵宗勇;李建林;宛良朋;;危险滑带转移模式下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J];人民长江;2011年17期
20 邹威;许强;刘汉香;陈龙;王龙;;强震作用下层状岩质斜坡破坏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安;纪洪广;袁海平;宋永杰;;节理岩质边坡尺度效应与失稳模式[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田维强;林德洪;杨承富;;思南县城某近水平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雷;王孟渝;叶勇;陶春省;郑炜;;考虑桥基荷载的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宁;张鹏;曲星;;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几个关键问题[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刘汉东;王思敬;;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6 李泽;王均星;;基于非线性规划的岩质边坡有限元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蒋爵光;李秉生;付永胜;;岩质边坡破坏概率研究[A];边坡稳定的岩石力学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下集)[C];1987年
8 郭代培;;两种方法模拟波浪荷载对岩质边坡作用的比较[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冯美君;左志武;胡泓;洪波;李正炎;;山东省岩质公路边坡的生态恢复技术研究[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银国;;岩质边坡坡肩地带地基极限承载力初解[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帅;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2 唐烈先;RFPA离心机法在岩土工程破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李克钢;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变形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徐余;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综合治理新材料新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朱泽奇;坚硬裂隙岩体开挖扰动区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6 罗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与锚固设计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刘建华;岩质边坡桥梁基桩受力分析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杨明辉;岩质陡坡桥梁桩基承载机理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董宏志;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核岛泵房基坑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林杭;基于线性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山区河流港口岩质边坡稳定性及支护仿真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春生;强震作用下反倾岩质边坡地震响应与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3 沙礼;某岩质边坡工程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4 麻生文;长昆客专怀化段板溪群板岩质边坡稳定性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侯伟龙;陡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大型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石乃鑫;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的地震时程响应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琴;岩质边坡崩塌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方法[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8 张彬;岩质边坡半隧洞超前支护结构数值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9 侯春营;高边坡岩体材料试验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曹中兴;岩质边坡稳定性概率统计分析与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骆会欣;岩质边坡植被重建生态效果如何评价[N];中国花卉报;2008年
2 陈振雄;客土喷播: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新技术[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3 李问得 周守伟 朱伟峰;路在脚下延伸[N];工人日报;2004年
4 王淮林 实习生 陈姝;2005年前治好249座秃山[N];深圳商报;2004年
5 刘春;首钢水厂铁矿采用卫星定位技术监测边坡变形效果好[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6 李燕君 刘宜海   ;常用边坡植物防护技术[N];中国花卉报;2004年
7 记者 刘承军 通讯员 关晓峰;首钢水厂铁矿卫星定位监测边坡变形效果好[N];中国冶金报;2006年
8 ;大力推广铁路路堑边坡光面(预裂)爆破开挖技术[N];人民铁道;2009年
9 通讯员冯学亮 张强;十二局集团三公司 郑西客专观音堂隧道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10 记者 范宏喜;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将“变身”矿山公园[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