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残余应力与收缩变形研究
【摘要】:
双相不锈钢是指其固淬组织中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各占一半,一般最少相的含量也要达到30%的一类钢。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具有耐氯化物腐蚀、耐孔蚀、耐应力腐蚀等突出特点。近年来在石油化工、近海工程、特种船舶建造等领域不断推广应用,大有取代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趋势。
双相不锈钢能否成功的应用关键在于焊接,由于焊接生产中绝大部分都采用局部加热的方法,所以不可避免地产生应力和变形。焊接应力和变形不但能引起热裂纹、冷裂纹等工艺缺陷,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焊件的强度、刚度。此外,焊接应力和变形还会影响到焊件的加工精度和尺寸稳定性。残余应力是影响焊接结构强度和性能的重要指标,收缩变形量可用于确定焊接工艺中正确的焊接余量。因此,准确地预测焊接结构的残余应力和变形的大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论文以重庆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特种船舶焊接技术研究
(CSTS2008AB3033)”为背景,探讨了双相不锈钢的主要特性及其在特种船舶制造中的重要意义,综述了双相不锈钢焊接应力和变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2205双相不锈钢平板焊接为例,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中实现了焊接过程的动态模拟计算,分析了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场的特点,得到了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在国营川东造船厂进行了2205双相不锈钢平板焊接的试验,测试了焊接收缩变形和残余应力的大小,并和模拟计算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模拟计算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在大量的焊接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VM)等多种数学方法建立了2205双相不锈钢最大焊接残余应力和收缩变形的预测模型。这对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工艺规程的制定、提高焊接质量具有指导作用,为2205双相不锈钢在特种船舶制造中的推广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
|
|
1 |
陈维波;;爆炸法消除金属焊接残余应力[J];爆破器材;1985年04期 |
2 |
李广铎,刘柏梁,李本远;孔边塑性变形对测定焊接残余应力精度的影响[J];焊接学报;1986年02期 |
3 |
赵芳壁,张宏伟;焊接残余应力拉力载荷消除法的实验研究[J];压力容器;1993年04期 |
4 |
解德,李荣锋,谭伯聪,李福林,李美堂,孙永久;爆炸法消除超厚板焊接残余应力的工艺研究[J];钢铁研究;1995年02期 |
5 |
程咏梅,徐学东,张亦良,周竞学,姚希梦,段景明;加氢裂化反应器的焊接残余应力和水压试验应力测试[J];压力容器;1997年05期 |
6 |
张春平,李萌盛,秦琳;基于ANSYS的异种钢焊接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7 |
朱援祥,王勤,赵学荣,孙秦明;基于ANSYS平台的焊接残余应力模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8 |
艾景辉;;压力容器消除焊接应力技术评述[J];应用能源技术;2007年07期 |
9 |
郭淑娟;张莹莹;杨坪;闫伟;;换热器管与管板接头焊接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0年03期 |
10 |
;应力应变、疲劳与脆断、断裂力学[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2年05期 |
11 |
刘晓雪;佟维;;平板对接焊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年03期 |
12 |
范潇;李京龙;杨晓君;冯涛;;大型混流式水轮机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9年01期 |
13 |
刘成林;;电力工业焊接学组、六省(区)电建焊接协调情报网在柳州举行会议.[J];焊接;1980年05期 |
14 |
汪建华;焊接残余应力的简要估算法[J];造船技术;1983年03期 |
15 |
杜峥,黄蓝林;1Cr18Ni9Ti钢的焊接残余应力及其测定[J];石油化工设备;1985年07期 |
16 |
潘红良,李培宁,李炜;焊接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的研究[J];压力容器;1991年02期 |
17 |
邓化凌,马杭;边界元辅助焊接残余应力计测的研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
18 |
陈燕,游敏,熊建钢,余海洲;减摩法调控结构钢焊接残余应力技术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19 |
侯学涛,王立君;5A06铝合金焊接结构件退火消应最佳温度的确定[J];电焊机;2005年09期 |
20 |
刘婉莹;宋天民;张国福;徐东;王岩;孟媛媛;;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J];石油和化工设备;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