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差异的研究
【摘要】: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承担解决就业、保护环境等社会责任方面已成为主力。民营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其发展离不开社会,理应积极回馈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如果民营企业过度履行社会责任又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企业发展。在我国,所谓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国有企业的产权所有者而言,国有性质企业的产权所有者本质上就是全体人民拥有资产的集合,承担的相应社会责任是对人民自己负责;民营企业的产权所有者是私人投资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就是对自己以外的社会负责。民营企业同其他生物体一样,也有生命周期。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民营企业所拥有和掌握的资源存在差异,因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不相同。单纯要求民营企业应该履行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是不够全面的,应该考虑生命周期阶段对社会责任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和内容也会存在差异。本研究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选取了1086个样本数据,应用现金流量法划分样本企业的生命周期,从七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建立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均方差决策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法对样本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民营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下既能保证自我生存和发展又可能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秩序,为民营企业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与管理、社会理性要求与评判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重点提供了基本方法和理论依据,达到了本研究的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