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视角下俄罗斯工业化问题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激进的经济改革即“休克疗法”并没有改变俄罗斯因为苏联解体导致经济衰退的情况,反而使情况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选择了“去工业化”,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却致使国内情况更加恶劣,虽然之后又进行了俄罗斯“再工业化”,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俄罗斯工业产品在国内外不具备竞争力,甚至只能靠出口油气资源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基础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工业化”概念、内容、类型进行归纳总结,接着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工业化的内涵、内容以及类型。其次,对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状况进行阐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由于苏联的各个方面存在问题,苏联走上了解体。再次,论述了从苏联解体到俄罗斯“去工业化”的演变过程,分析了俄罗斯“去工业化”产生的原因和问题致使俄罗斯不得不走上“再工业化”的道路。最后,阐述俄罗斯“再工业化”的不同之处,分析了俄罗斯“再工业化”的措施、结果以及未来发展道路,在实行“再工业化”战略过程中普京采取了许多措施:用油气资源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借“军备更新”拉动“再工业化”、加快国企私有化、加速远东开发等,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结果,所以俄罗斯工业化在未来发展道路方面还会面临一些困难。因此,结合俄罗斯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认为俄罗斯工业化未来还面临着能源价格、国际分工、制度环境方面的困难,我们国家需要提高警惕,坚持工业化理论与国家实际相结合,保持国家政治局面稳定,重视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加大国家经济的支持力度,提高制造业方面的创新力度,从而把我国工业化建设的越来越好,更加凸显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