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激光自蔓延烧结法合成上转换荧光材料的研究

江梦慈  
【摘要】:近年来,上转换荧光材料以其特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成为研究的焦点。与传统的有机染料和半导体量子点相比,上转换荧光材料有许多优点,如窄带发射,高信噪比,抗光漂白,低毒性。过去十几年中,科学工作者们对上转换荧光材料的尺寸、相位、化学成分以及性质的操控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水/溶剂热法是最主要的上转换材料制备方法,但较低的反应效率以及较严苛的反应条件限制着合成材料的大规模应用发展。本论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激光自蔓延扩散烧结合成上转换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方便分析阐述,我们以合成NaYbF_4:Pr~(3+)/Gd~(3+)白光荧光粉为例。采用氟化钠、氟化镱、氟化镨、氟化钆为原料,经过球磨均匀混合后,置于一定功率密度980 nm激光下发生激光激励烧结反应,最终制备了具有较强上转换发光效率(5%)、相位可调控、有实际可应用场景的上转换白光荧光材料。通过XRD、SEM、TEM、光谱检测等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测试、表征、分析,论证了反应发生的机理。本论文探究了影响化学反应及生成物特性的实验参数。通过改变原材料中掺杂离子成分、摩尔含量,可以调控NaYbF_4基质从立方相向六角相转变;改变原材料掺杂离子种类,可以调控荧光光谱;改变烧结时间、激光功率密度,可以调控生成物尺寸、荧光强度等。值得一提的是,掺杂离子所处阴离子环境对相变过程也有较大影响。本论文提出的激光自蔓延扩散烧结法,理论上适用于任何固固反应产物合成。因此,本文还研究了利用该法合成钛酸铜钙、热障涂层材料过程,找到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测试及分析。最后得到的钛酸铜钙晶体,介电常数值达10~4,在相当宽泛的低频范围内(~10~5 Hz)能保持恒定。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奇丹;杨生;;上转换材料的制备及发展[J];广东化工;2012年08期
2 祝威;张晓丹;金鑫;刘永娟;王东丰;赵颖;;NaYF_4:Er/Yb上转换材料的优化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0年09期
3 周永红;田玉鹏;吴杰颖;;有机上转换激光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6年04期
4 张瑞萍,陈晓波,康洞国;双频上转换三维立体显示实时动态模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李辉;桂征宇;梁永;俞樟森;吴爱国;;单分散上转换纳米荧光微粒的荧光寿命测量[J];光学精密工程;2017年02期
6 吴悦;胡继辉;梅青松;李炳南;;一种基于角锥棱镜的上转换荧光检测系统[J];集成技术;2016年05期
7 钟诚;毕剑;赖欣;高道江;;上转换白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5年06期
8 周书华;Marco Bettinelli;Luís Carlos;Xiaogang Liu;;镧系元素掺杂的上转换纳米颗粒[J];物理;2015年09期
9 石连升;温猛;钱艳楠;王锐;郝铭;;Yb:Er:Tm:LiTaO_3的上转换发白光性能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11年01期
10 单秉锐,邹玉林,刘燕行,臧竞存;上转换激光晶体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04年05期
11 程干超;上转换激光器研究进展[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1994年05期
12 钟诚;;稀土上转换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与应用[J];四川化工;2017年01期
13 陈俊;王青松;;基于OLED显示单元的红外上转换器件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2015年01期
14 周亚训;戴世勋;周灵;徐铁峰;聂秋华;黄尚廉;;掺铒碲酸盐玻璃中的协作上转换能量转移[J];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15 徐东勇,臧竞存;上转换激光和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01年02期
16 余意;吴笑峰;;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检测上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6年11期
17 蔡志彬;刘立芬;孔成;朱耀信;;新型蓝色上转换荧光分子的合成、表征与双光子吸收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14年01期
18 刘名扬;王秀庭;;上转换荧光强度与激光功率的关系[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9 王金国,张治国,徐积仁,傅盘铭,闫秀丽,吴星,姜彦岛;掺铒矾酸钇晶体上转换荧光研究[J];物理学报;1998年05期
20 李月梅;李永梅;王锐;徐衍岭;;实现基于缺陷能级稀土双掺氧化锌上转换发光(英文)[J];Science China Materials;201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庆鑫;刘伟生;;血清中的抗坏血酸上转换纳米探针[A];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严冬;杨正文;竺侃;;A1_2Y_4O_9:Yb,Er反蛋白石中的上转换发射和颜色调谐[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伟;李娇;高当丽;田宇;崔敏;孙瑜;阎晓庆;郑海荣;;颗粒形貌对六方相NaYbF_4:Pr~(3+)纳米晶体上转换荧光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刘明丽;李继山;杨荣华;;核壳型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用于一氧化氮的检测及成像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5 袁荃;;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A];第十三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臧竞存;邹玉林;刘燕行;单秉瑞;;上转换激光晶体研究进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谷战军;田甘;赵玉亮;;荧光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光谱调控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8 李乐乐;;上转换纳米晶的表面生物功能化及纳米探针构建[A];中国稀土学会2017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9 李娇;高伟;高当丽;田宇;郑海荣;;四方相LiYF4:Yb/Er晶体颗粒的合成及上转换荧光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孙雅娟;孔祥贵;张宏;;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晶作为表面荧光探针研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方方;无标记稀土上转换纳米探针的构建及生物分析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冉;稀土上转换纳米晶中的红外激光诱导热效应及传感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3 赵小奇;稀土掺杂氧化物上转换微/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光谱调控[D];西北大学;2018年
4 吴园;基于核酸适体的多功能上转换纳米探针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5 韩仁璐;稀土上转换/介孔硅纳米材料制备及抗肿瘤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丁玉洁;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组装及荧光传感[D];南京大学;2013年
7 田碧凝;用单颗粒成像技术研究上转换纳米粒子[D];大连海事大学;2019年
8 李登豪;上转换纳米颗粒表面状态的控制和应用[D];浙江大学;2019年
9 袁云霞;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能量受体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关鸣;上转换材料中掺杂稀土离子分布行为及其对发光性能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洋;上转换纳米粒子中的能量传递、迁移调控及表面猝灭效应定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9年
2 杨袁庆;稀土掺杂钨酸盐上转换材料的光温特性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
3 孙梓淞;上转换荧光的染料敏化及温度传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4 辛一凡;LiTaO_3:Ho~(3+)/Yb~(3+)/Tm~(3+)多晶发光材料的制备及上转换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5 孙春强;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6 杨一唯;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定向自组装及其在光学信息存储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7 张媛媛;锆、铍离子掺杂的纳米颗粒:形貌调控、上转换发光及光电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8 江梦慈;激光自蔓延烧结法合成上转换荧光材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9 闫晴;基于上转换共振能量转移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生化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10 孙蕾蕾;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传感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刚;稀土上转换纳米智能探针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6年
2 通讯员 张华 记者 冯国梧;近红外光让药物“制导”更快更准[N];科技日报;2016年
3 才语;转换观念 找准方法 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N];淮南日报;2014年
4 郑原驰 记者 李林岩;我省8项成果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N];吉林日报;2012年
5 魏晓东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培育新“两农”进入中产阶层[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