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我国十八大报告提出将“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行政区划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制问题。省际边界区域是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等战略实施的重要部分,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这一特殊区域的区划体制调整,未能厘清不同层级政区调整的差别与特征,本文拟聚焦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和驱动机制,以期为这一区域调整提供案例支撑、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行政区边缘经济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运用GIS可视化软件以及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针对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和驱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安排如下:(1)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随后进行了文献分析与研究综述,然后说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最后阐明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并做出技术路线图。(2)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与机制分析。通过省级、地级政区的时空演化特征,总结出各自的阶段历程,最后进行调整的机制分析。(3)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着重关注县级政区这一层的时空特征并划分为四个调整阶段,其后根据四种调整模式细化分析,最后进行特征总结。(4)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从不同调整模式中归纳各自的因素,县级市调整主要有对外合作、扶贫开发、增长极培育导向,市辖区调整主要有省际联动、生态保护和扩容提质导向,其他类型主要有统一管理和城市治理导向,最终构成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驱动机制。(5)县级政区调整的效应评价。通过市辖区调整的三个案例,分析三种导向下的相关效应。(6)结论回顾与研究展望。梳理研究中的结论要点和不足,根据现有形势对未来省际边界政区调整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