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天牛幼虫木聚糖的消化机制及β-1,4-木聚糖酶的纯化与酶学特性
【摘要】:
以栖居于活树木上的危害严重、分布广泛的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幼虫为试验材料,对其消化木聚糖的机制及肠道木聚糖酶进行了
分析和研究。
野外采集的和室内灭菌饲料饲养的星天牛幼虫,其肠道木聚糖酶活性
均主要存在于中肠(占总酶活的99%以上),尤其以中肠前部酶活最高(占
总酶活的60%左右);前肠酶活很低(仅占总酶活的0.3%);后肠没有检测
到酶活。这说明星天牛幼虫肠道中木聚糖的消化主要在中肠特别是中肠前
部进行。
采用木聚糖培养基,从星天牛幼虫肠道中分离到一株木聚糖降解细菌
XY1。经鉴定,XY1为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sp.)。该菌在肠道中的
分离率(有菌虫数/检测虫数)为56%,数量很少(每条幼虫仅含1×10~3
个以下)。该菌在除前肠外的各肠段中均有可能分离到,并且从中肠到后
肠分离机率逐步提高。从幼虫栖居的树干虫道中也可分离到木聚糖降解
菌。结合木聚精酶在幼虫肠道中的分布,可以推断星天牛幼虫肠道中的木
聚糖降解菌对其消化木聚糖的贡献很小,极有可能仅是随幼虫取食而被摄
入的过路菌。
以木聚糖、微晶纤维素(CM)、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稻草
粉作碳源液体培养纤维单胞菌XY1,其产生的木聚糖酶在木聚糖培养基中
酶活最高。该菌也降解CMC-Na,其产生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Cx
酶)活性也是在木聚糖培养基中最高。在CM、稻草粉和CMC-Na培养基
中,木聚糖酶和Cx酶酶活则显著偏低。
经丙酮沉淀、Q-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制备PAGE从星天牛幼
虫肠道中纯化出一种木聚糖酶,纯化收率5.80%。该酶的分子量为25kD,
等电点约为4.0。酶学特性测定显示,该酶的比活为4.45U/mg,最适作用
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50℃和pH5.4;酶活在pH3.0-7.8之间稳定;50℃
处理 Zh后,该酶仍有 60%的残余酶活;该酶具有 CX N交叉活性;HgZ\
MnO。”、SDS、Cu‘“、Zn‘”、Ag”、Urea、Ph‘”、Mn‘”强烈抑帘该酶活性;
在pH4.4、50’C条件下,以山毛择木聚糖为底物,其KmVm。值分别为
2.47mg/thl、0.6pmol/minlml.
从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星天牛幼虫主要利用中肠组织分泌的内源
性木聚糟酶消化利用食物中的木聚糖,外界环境中的橄生物及其产生的木
聚槽酶在星天牛幼虫肠道木聚糖消化中的作用不大。
|
|
|
|
1 |
肖维玲;;谈柳树蛀干害虫——四点象天牛宜于应用的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