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内生细菌种群动态及拮抗活性研究
【摘要】:
本研究以七个田间种植的烟草品种(K326,K346,RG11,G28,NC89,红大,云烟85)的种子、根、茎、叶为试验材料,通过严格表面消毒处理后分离内生细菌,对7个品种整个生育期中内生细菌的种群及其动态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并用获得的内生细菌对四种烟草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拮抗活性测定。结果如下:
1.内生细菌菌群:从七个烟草品种中共分离到Bacillus(芽孢杆菌属),Xanthomonas(黄单孢菌属),Erwinia(欧文氏菌属),Agrobacterium(土壤杆菌属),Serratia(沙雷氏菌属),Flavobacterium(黄杆菌属),和Pseudomonas(假单孢菌属)属的内生细菌,在七个品种中只有NC89品种植株中未检测到Serratia属细菌,不过Serratia属在其它材料中存在的时期也很短,都是只在缓苗期到旺长期出现。另外,这些属在所有供试材料的整个生育期中出现的时期和在生育期中存在的时间长短不完全相同。只有Bacillus和Agrobacterium两个属在种子中分离到,并且在8个供试材料整个生育期出现,表明种子中存在的内生细菌可以在整个生育期中保存下去而成为常栖菌群(resident flora)。
2.七个烟草品种整个生育期中内生细菌种群动态:从种子到出苗期,内生细菌数量和种类都开始增加,特别是数量上升较快。从出苗期到十字期菌量又出现大幅度下降,但略高于种子中菌量。烟株成苗以后移栽,进入缓苗期,在这一长段时期里,内生细菌数量没有出现太大变化,只是移栽后菌量稍有下降。整个生育期中所检测到的菌群在缓苗期全部出现。随后,植株进入伸根期和旺长期,内生细菌在这期间迅速繁殖,数量急剧增加。到成熟期,菌量开始下降,菌群数也逐渐减少。
3.烟草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种群动态:根带菌量最多,茎次之,叶最少;所分离到的菌群也是根最多,茎次之,叶最少。茎中菌群在根中几乎都能检测到,个别菌群在叶中分离到而在根、茎中未检测到。
4.不同栽培时期烟草植株中内生细菌种群动态:七个试验品种在各个栽培时期带菌量有时表现显著差异。不过对于内生细菌菌群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差异,虽然NC89中没有分离到Serratia,但整个分离过程中Serratia的分离频率都很低。
— —00————a——————
5.不同土质田间烟草内生细菌种群差异:对 RG和 K326两个品种在两种土
质中的内生细菌调查表明,同种烟草内生细菌带菌量偏砂土中高于偏粘土,菌群
则是偏粘土多于偏砂土。根、茎、叶比较,叶帼量和菌群基本一致,而根、茎
中相差较大。
6.烟草整个生育期内生细菌种群密度:根中2.OX10’一1.OX10sCfll尔{,茎
中 l.9X10‘一3.OX10’Cfll/g-fw,叶中 6.3X10’一6.SX10”CfU/g-fw,烟株种群平均
值在 7.6xlo’一 1.Zxlo’。fu/g-fw Z间。
7.内生细菌桔抗活性:从七个烟草品种中共分离到829个内生细菌菌株,通
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对烟草灰霉菌、黑胜病菌、赤星病菌和炭疽病菌有较好
桔抗活性的菌株分别有61,38,52和55个。并且对于每一种病原菌在各个品种、
各个时期及根、茎、叶均有不同数量的桔抗菌株存在。
|
|
|
|
1 |
陆一安,朱应麒,檀东平,邹冈;取代P物质类似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86年05期 |
2 |
陈少林,胡卓逸,郝志奇,蔡惠明,黄文龙;钙调素拮抗剂──双苄基异喹啉类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0年05期 |
3 |
方一行;朱自莹;刘寅曾;;[去-组氨酸~(35),去-甘氨酸~(40)]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α(34—43)的拉曼光谱[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0年01期 |
4 |
黄文龙,彭司勋,陈少林,胡卓逸;若干苄基异喹啉类化合物的HPLC保留因子与抑制钙调素活性的关系[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3年05期 |
5 |
徐增富,邱国华,王金发,李宝健,董春;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桔抗菌的筛选及其抗菌物质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6 |
韩桂秋;中草药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活性成分的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1995年02期 |
7 |
汪军;生物环境治理──巧用细菌[J];世界科学;1995年07期 |
8 |
李福东,张诚,邹景忠;细菌在浮游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J];海洋科学;1996年06期 |
9 |
温勇,刘斌;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其拮抗剂在生殖医学中的作用[J];解剖科学进展;1996年03期 |
10 |
李兆龙;前景诱人的银杏叶制剂[J];植物杂志;199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