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杆菌LB-19对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抑制及其粘附Caco-2细胞的拮抗作用研究
【摘要】:本研究结合细菌学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法确定了乳酸杆菌LB-19 (LB-19)的分类地位,近而研究了LB-19及其耗尽培养上清(Spent CuLture Supernatant, SCS)对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ngenic E.coli, ETEC)和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 S.Choleraesuis)的体外抑制作用,对LB-19粘附人结肠癌上皮细胞(Caco-2),以及排斥、竞争与置换ETEC和S. Choleraesuis粘附该细胞的拮抗作用进行了研究。
鉴定结果显示,LB-19与约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的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反应结果极为相近,两者的16S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也高达99%,因此最终确定并命名该菌株为约氏乳酸杆菌LB-19 (Lactobacillus Johnsonii LB-19)。
体外抑菌实验证实,当LB-19与ETEC和S. Choleraesuis按不同比例混合培养16h时,1:1混合培养的的LB-19对ETEC和S. Choleraesuis的抑制率达99.32%和99.65%,且此抑制率随混合液中LB-19菌体的增多而增大;当混合培养24h后,LB-19对两种致病菌的抑制率均达100.00%。SCS抑菌结果显示,只有pH值4.0的SCS才能对ETEC和S. Choleraesuis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pH越低,抑菌效果越好。而pH2.0的SCS对ETEC和S. Choleraesuis的抑菌效果(18.6±0.15mm和20.5±0.28mm)约为相同pH的纯HCl溶液抑菌效果(7.83±1.10mm和8.00±1.23mm)的2.5倍。
粘附试验证实,用SCS悬浮的LB-19对Caco-2细胞的粘附数(25.05±3.92个菌/细胞)约为同等条件下用DMEM液悬浮的粘附数(11.51±3.20个菌/细胞)的2倍;在1.Ox 107CFU/mL-1.0x109CFU/mL的浓度范围和0.5-6h的粘附时间内,LB-19对Caco-2细胞的粘附数随LB-19浓度的增大显著上升,当浓度大于1.0x109CFU/mL和粘附6h后,粘附数增长趋势明显减缓。同时,1.00xl09CFU/mL的LB-19对ETEC和S. Choleraesuis的粘附都有很强的排斥、竞争和置换作用,粘附抑制率分别达99.96%、99.97%、99.88%和95.00%、100.00%、99.83%。
|
|
|
|
1 |
柴俊;郤翠仙;张以芳;;乳酸杆菌主要代谢产物种类及其特性[J];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08期 |
2 |
程小广;元冬娟;江黎明;;基因工程乳酸杆菌及其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9年02期 |
3 |
温晓庆;王奇;;乳酸杆菌免疫治疗作用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年05期 |
4 |
宫笑鸰;;幼龄鼠经口投入乳酸杆菌菌体的抗肿瘤效果[J];国际肿瘤学杂志;1990年03期 |
5 |
孙建芝;贾继辉;曲伟;邵春红;李文娟;;多种乳酸杆菌粘附活性的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年05期 |
6 |
徐义刚;崔丽春;;乳酸杆菌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7年03期 |
7 |
肖荣;杨秀华;王远亮;李宗军;;乳酸杆菌的筛选及其S-层蛋白的初步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年11期 |
8 |
刘墨;王长文;周海柱;娄玉杰;;乳酸杆菌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9 |
傅思武;苏露;傅丽君;;产H_2O_2的乳酸杆菌分离培养基的改良[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年12期 |
10 |
万荣峰;江善祥;;3株乳酸菌体外拮抗致病性大肠杆菌试验[J];畜牧与兽医;2007年03期 |
11 |
马利,黎鳌,肖光夏;肠源性感染——无菌和SPF动物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
12 |
李少平;李芳;孙文平;康白;;健康妇女阴道乳酸杆菌定性与定量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1年01期 |
13 |
王文琴;蒋培余;顾福萍;徐伯赢;;阴道乳酸杆菌生物拮抗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年04期 |
14 |
王昊;李卓佳;李纯厚;曹煜成;杨莺莺;;不同生物量的乳酸杆菌对对虾养殖池3种常见优势微藻的影响[J];台湾海峡;2009年02期 |
15 |
洪亮;陈其御;刘辉;;人阴道乳酸杆菌对昆明系小鼠T细胞活性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6期 |
16 |
曾东;倪学勤;杜军;唐雨蕊;郑晓丽;邓宇;;玉米提取物对4株猪源乳酸杆菌耐酸能力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9年12期 |
17 |
童少清;张业彬;孙光;钟品仁;;常规小鼠盲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的分离鉴定[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1989年02期 |
18 |
曹亚彬,高素杰,郭雨妹,夏振先,齐贵阳;玉米浸渍过程中乳酸杆菌作用的研究[J];生物技术;1996年06期 |
19 |
秦泽荣,孔繁瑶,荒川皓,深田恒夫;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鸡盲肠中益生菌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1999年02期 |
20 |
任力,葛凤霞,袁小林,曾汉英,陈爱娟,张训有,于桂臣,候朝晖;乳酸杆菌对小鼠巨噬细胞受体介导内吞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